和谐社会视域下延边农村宗教问题探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显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0.32%。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任何发生在农村地区的问题,都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同时,中国自古也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江泽民在名为《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的讲话中曾提到“民族、宗教无小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背景下,农村社会的和谐,宗教发展的和谐,少数民族族群的和谐都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临近朝鲜半岛,少数民族人口以朝鲜族为主,历史上的延边地区经济结构以农业经济为主,农村人口比例较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延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人口结构,人口流动方式,地理位置和民族构成使得延边地区的宗教发展状况随之产生了新的变化。在应对变化的过程中,需要认清宗教既是阶级压迫的产物,有着阶级属性,同样宗教从根本上也是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它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形式。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因时代特点与历史背景的原因,更多强调宗教阶级属性,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它所具有的文化属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宗教越来越多的被看作是一种文化形式。而如何处理宗教自身两种不同属性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和谐”的状态,就成为了构建和谐宗教,进而影响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本文旨在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乡镇、农村进行实地走访调查的方式,深入农村信教群众,了解信众个体的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和农村宗教发展的整体态势,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对现存的农村宗教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以构建和谐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给延边农村宗教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生态学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在现代生物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并逐渐成为指导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学科
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创业教育成为必然,创业活动己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调整、金融危机、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大学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历史研究等研究方法首先对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权利有关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对合作社概念、性质、特征的研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定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传统的以“他律”为主的大学生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大学生管理的需要,“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教育
本文除引言、结语外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行政侵权及其精神损害赔偿的界定。本部分对行政侵权的主体、行为类型、客体等进行的阐释,是第四部分制度构建的基础。对精神损害的分析凸显了其无形性和无法直接衡量,这是制度完善的难点。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现状,以及制度完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在我国完善行政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非常必要的。第三部分通过对国外相关制度的介绍和比较,为我国制度
旅游合同在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而目前我国规范旅游合同的法律几乎一片空白,造成在实践中大量旅游纠纷解决无据。基于此笔者建议将旅游合同有名化,明确旅游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