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理工院校发展的科学定位与策略选择——兼与英、法、德比较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kwokh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理工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一,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主导力量,高等理工院校的发展与改革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当前我国高等理工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学校定位、学科特色是突出的共性问题,在理工高校普遍存在着求大、求高、求全的共同倾向。 当前我国高等理工院校的结构定位问题主要表现为求学类型的趋同和办学层次的攀升。如何客观分析和评价这一现实问题并从欧洲英、法、德三国理工院校的成熟模式和经验中学习,从而为我国理工院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是本论文的宗旨。论文首先总结归纳了三国理工院校发展的历史,然后阐述了三国理工院校的内外部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选取各国具代表性的典型院校为个案进行重点分析,在学科设置上把三国理工院校分成综合型和特色型两类,最后归纳总结出各自的特征。 论文分析阐述欧洲三国理工院校的学科结构与设置模式的目的旨在为我所用。对中国理工院校,论文回顾分析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理工教育发展简史,介绍了目前我国理工院校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论文重点论述分析了我国高等理工教育目前存在的三个层次院校:综合型、多科性和单科类。论文在分析多层次建设的原因背景后,提出了我国理工院校如何定位和怎样建设特色型院校的途径。
其他文献
由丁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全面展开,当前许多学校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淘汰计算机教育装备的现象。这是自然趋势,合理的淘汰使得教育装备可以跟上教育教学与时
随着知识时代的来临,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中丰富的资源与便捷的交流方式为自主学习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成年人的思维特点和工作生活方式又使得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所持有的一种情感性评价,是自我领域研究得最多的现象之一。而内隐自尊,在过去作为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一部分,是指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分离的客体进行评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