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以来,随着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研究的不断发展,相关理论也逐渐丰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是指为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使得货币资金收付程序的合理合法有效以及信息的准确性而采取的相互制约与协调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在我国,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制造业和商品流通相关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评价问题,而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问题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面临巨大的改革变化,从原来的低效运行,不计成本不计效益,到现在的引进市场机制,努力降低成本,争取效益最大化。面对这种改革变化,行政事业单位如何能够更好地提高市场竞争力,建立科学合理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便显得十分重要。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从而达到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是动态竞争环境的必然要求。从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与案例研究法相结合。首先是文献研究法。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及著作,笔者对相关研究内容的文献进行了整体的分析与归纳。并据此总结出相关的理论基础。其次是案例分析法。本文通过对H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现状进行细致地分析及论证,积极探讨问题的成因和解决的对策,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以期使论文更有说服力。从研究内容上,本文在回顾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范围、内部控制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探讨了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主要对委托代理理论、复杂社会人假设以及国有资产流失理论进行分析。并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进行了具体的理论结构分析;然后调查研究后得出了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现状,包含现行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主要缺陷和政策建议分析,论文还特别强调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在防治单位“小金库”中的作用。本文以H事业单位为对象,利用实际案例对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H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流程的分析,指出了该单位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制度建议,本文基于理论与案例分析的研究结果,对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由于笔者缺乏在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工作的经历,加之自我知识难免的局限性,同时现有公开资料对有关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数据披露的少之甚少,笔者无法从真实数据的角度全面分析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再者,国外可借鉴的资料较少,所以本文分析不一定成熟,有待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逐步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