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患者的临床观察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q529632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来氟米特(LEF)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CTX)对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CTD-ILD)的疗效;2、比较LEF联合小剂量CTX组及单用LEF组不同方案对CTD-ILD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确诊的CTD-ILD患者32例,随机分为2组:单用药组(LEF)和联合用药组(LEF+小剂量CTX组)。收集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表现(呼吸道症状、Velcro啰音)、ESR、血清表面活性蛋白(SP-A、SP-D)、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和一氧化碳弥散DLCO)、肺高分辨率CT(HRCT)及不良反应,整理资料,统计分析。血清表面活性蛋白SP-A和SP-D的检测:清晨空腹采血,采集18例健康对照人群、32例CTD-ILD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外周静脉血2.0-3.0m L,离心后吸取上层血清,-80℃冰箱保存,避免血清反复冻融,标本收集齐后采用ELISA法集中测试。结果:1、临床表现:32例患者治疗前后以及不同用药组呼吸道症状及Velcro啰音的变化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ESR:32例患者治疗后ES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但不同用药组之间ESR水平无差异(P>0.05);3、SP-A和SP-D:治疗后较治疗前SP-A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联合组较单用药组SP-A水平下降更显著(P<0.001);治疗后与治疗前SP-D水平无差异(P>0.05),但联合用药组SP-D水平较单用药组明显降低(P<0.05);4、肺功能:联合用药组FVC水平较单用药组有明显改善(P<0.05),DLCO改善无显著差异(P>0.05);5、联合用药组肺HRCT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6、治疗6个月,在不良事件的发生方面联合用药组与单用药组相比无明显增多。结论:1、LEF联合小剂量CTX治疗CTD-ILD,能改善其ESR、SP-A及FVC;2、联合用药组能有效降低CTD-ILD特异的血清学标志物SP-A和SP-D;3、联合治疗组较单用药组疗效显著,且不良事件发生较单用药组并无增多。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摘要】:课堂学习的效果有赖于教学策略的构建与选择,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能促进教师组织有效的课堂学习活动,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一个良好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能够将数学学习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练习活动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实践创新的过程。因此,没有学生的参与,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无效的。本文力图探究的构建有效课堂就是以课堂为突破口,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充分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从而寻求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上完已经两天了,可只有几位同学会背诵,我非常的恼火。这节课我没有进行新课,而是让学生背诵课文。  突然,我发现张小玲低着头,手在抽屉里不知道在做些什么。我看了非常生气,学生聪明是聪明,就是不用在学习上,每一次作业总是要看着才能完成。我悄悄走到她旁边,她没有发现我,还在认真的玩着。我看她已经认真地把一块手表拆得一星一点的。当时我气不打一处来,看着你背,你不背,什么时候能背
摘要:文章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从树立教学观、设计有效教学方案、形成并发展能力、成为知识的建构者、互动有效活动、主动参与学习等五个方面阐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课堂有效教学;学生;主体作用;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3  1.正确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设计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自觉实践,发展个性。
汉英两种语言都有歧义现象的存在,本文就汉语和英语的三种歧义类型进行对比研究,初步探索其异同之处.汉语是孤立语,不依赖于词形变化,对语序的要求十分严格,相同的词在不同的
初中数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有关于圆周角定理证明的内容,它是先证明圆心在圆周角一条边上的这种特殊情况,对于圆心在圆周角内部和外部的一般情况都是转化成圆心在圆周角一条边上的特殊情况来证明的。  圆周角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已知:在⊙O中,弧BC所对的圆周角是∠BAC,圆心角是∠BOC(如图一),求证:∠BAC= ∠BOC。  分析:圆周角∠BAC
"氧化反原反应"作为整个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的"骨架"概念之一,是建构化学学科知识网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氧化反原反应"的概念比较抽象,相对于抽象思维还不够完善的高一学生而言,正确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如何组织这块内容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拟从分析研究苏教版高中化学实验教科书中"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编排体系出发,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探讨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
我想每一位数学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希望学生在自己的数学课堂上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希望自己的每一节数学课都是最高效的。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尝试。  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快乐课堂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快乐教学,给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对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以及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具有重要性。第一,让学生喜欢数学课,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心灵深处的愉悦;第二,让学生
分类讨论思想是初中阶段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也是近几年中考的一个重点和热点,但是初中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由于分类讨论意识不强,往往不得要领,致使所得结果不完整,出现遗漏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引导,认真归纳,启发诱导,揭示分类讨论的本质,从而自觉形成应用分类讨论的意识。  初中几何主要研究的图形就是点、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和圆,在一些问题中,由于点的位置的不确定性,或者三角形的边角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