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某钢铁厂地下水污染研究

来源 :河北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zhou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钢铁产业,作为一个基础工业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其他工业发展的最根本保障。钢铁产业在作业的过程中,涉及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其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造成极大的威胁。其成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有害物质,如果未经处理直接从厂区泄露再入渗至含水层中,将很有可能污染地下水资源的质量。地下水污染和地表水污染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概念,前者其隐蔽性强,如果受到了污染,想要做到对污染源的有效清除,并于后期达到较好的恢复效果是有很大困难的。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而且耗费的时间也很长,更有可能威胁到周边居住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1]。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该钢铁厂排放的废水如果发生泄漏存在着极大的污染风险。综上,对钢铁厂地下水污染的研究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查明钢铁厂中污染源的位置、污染方向、范围以及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浓度变化[2],并对该钢铁厂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提供切实有效的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该钢铁厂在运营期间必定会产生工业污水,工厂在运营期非正常工况下如果发生污水渗漏的情况,就会对厂区范围内地下水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威胁。因此本文在确立污染因子的基础上,对污染物扩散范围及污染物运移进行了预测和评价,并根据预测和评价结果对该厂区的地下水污染提出合理的控制与治理措施。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重庆市某钢铁厂,在收集气象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特征等资料并结合野外勘查、水位监测、水文地质试验等方法的情况下,充分了解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概化,并建立模拟区地下水污染的数学模型,根据稳定流场91天观测时段内实测水位数据和非稳定流场多孔抽水试验对模型进行拟合验证,经过对参数的不断修改,最终得到了较好的拟合结果。在水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溶质运移模型,选取氰化物和石油类为预测因子,使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研究区地下水中的污染因子在特定的浓度情况下进行数值模拟。分两种预测情况:采取污染防渗措施和采取污染防渗措施的情况下切除污染源,并依次预测氰化物和石油两个污染因子在厂区运行期间100天、1000天、3650天、7300天的污染情况。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采取防渗措施情况下,污染物扩散范围逐渐增大,但整个运行期间未出现长江水体造成污染的情况;在采取防渗措施并切除污染源的情况下,污染区域逐步缩小范围。通过本项目研究,在该钢铁厂非正常情况下运行期间,发生泄漏事故,污染物将影响下游区域,对该部分区域的地下水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但是总体污染物影响范围在运营期都在厂界内,未对厂界外部以及长江水体造成污染。但仍然要注意氰化物及石油的泄露对附近供水井及居民饮用水的影响。并针对钢铁厂长期运行或发生意外泄漏事件,在渗滤液防渗系统完全失效的情况下,提出安全有效的防控措施。
其他文献
在工业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成本核算与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业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对我国工业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
世界之大,无处不有数学;数学之实,百般皆属文化。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教育实为文化的教育。自数学文化产生并逐渐发展,其独有的价值与活力吸引了学术界与教育界的无数目光。
稀土元素浓度为 2 5mg/L时孵化率最高 ,为 82 90 % ;稀土元素浓度为 1 5mg/L时 ,大银鱼胚胎发育时程最短 ,为 5 80 5 7h ,比对照组缩短 1 80 4 6h。 When the con
通过大田玉米秸秆还田试验研究了其对农田土壤线虫数量动态、属的种类及群落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2013—2014连续两年试验期间,蠡玉35玉米秸秆还田(CR)与不还田对照处理(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