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药头花蓼有效组分的体内外代谢研究

来源 :贵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贵州苗药头花蓼有效组分在大鼠及模式生物斑马鱼中的体内代谢、大鼠及人肠道菌群中的体外代谢,阐明其在大鼠及斑马鱼中的代谢规律及其在肠道中的代谢特征,明确其吸收进入体内的成分及其代谢产物,探讨其体内直接作用物质。  方法:(1)通过高分辨质谱检测到头花蓼有效组分中5个代表性成分(槲皮素、槲皮苷、金丝桃苷、没食子酸及原儿茶酸);(2)给健康SD大鼠口服头花蓼有效组分后,收集其血清、尿液、粪便、胆汁作为供试品;(3)选取头花蓼有效组分中含量较高的5个代表性成分,将斑马鱼分别置于含5个成分的0.4%DMSO溶液中,放置24h,分别取含5个成分的DMSO溶液及斑马鱼作为供试品;(4)在大鼠及人肠道菌液中分别加入5个成分,在厌氧条件下孵育得到供试品。上述供试品分别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运用Metabolite Predict、Metabolite Detect对样品中的代谢产物进行预测并检测分析,结合Mass Defect Filter技术进一步有效提取代谢产物信息,排除基质背景干扰,并应用Data Analysis中Smart Formula功能推测代谢产物化学式。  结果:在大鼠体内共检出41个代谢产物峰,其中血清、尿液、粪便、胆汁分别有17、18、12、19个(含交叉成分),主要以槲皮素葡萄糖醛酸化、甲基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代谢产物为主;在斑马鱼体内外检出25个代谢产物峰,其中斑马鱼、体外药液分别为25、9个,并检测到上述5个原型成分,表明头花蓼有效组分均能吸收进入体内,代谢产物以甲基硫酸化、葡萄糖醛酸化为主,说明头花蓼有效组分在大鼠、斑马鱼体内代谢基本一致;在大鼠及人肠道菌液中共检出16、23个代谢物峰,槲皮苷和金丝桃苷主要以脱糖反应为主,脱糖生成的苷元槲皮素可进一步发生羟基化、还原等Ⅰ相反应和甲基化等Ⅱ相反应,没食子酸和原儿茶酸能在肠道酶系的作用下发生脱羧、甲基化反应。  结论:本课题建立了头花蓼有效组分及其代谢产物的高分辨质谱分析方法,阐明了头花蓼有效组分的体内外代谢特征,为头花蓼及其制剂的临床运用及深度开发奠定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肝纤维化是所有慢性肝脏疾病形成的共同病理反应过程,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ECM)的增多是肝脏纤维化发病的最主要特征之一,肝星状细胞(HSC)的增殖和活化是肝脏纤
手性药物的生物活性与其立体构型密切相关。目前新药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是研制和生产光学纯的药物。手性药物的研究已成为国际新药研究的新方向之一,手性药物分析在手性药物研究中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分析化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毛细管电泳(CE)技术以其高效、快速、微量、操作模式多样、环保、费用低等优点,受到众多分析化学工作者的特别关注。 在毛细管电泳手性分析时,通常将手性选择剂加入缓冲液构建出手性分离环境
体外肝细胞培养是生物制药和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技术基础。体外培养肝细胞的活性低、增殖能力差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怎样提高肝细胞活性及增殖能力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etrahydroxystibene glucoside,TSG)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1)取胎龄14-15天的SD大鼠胎鼠中脑制备神经元-胶质细胞共培养模型,实验随机分为空白组、TSG(80μmol/L)组、LPS(10 ng/m L)组、LPS+TSG(20μmol/L)低剂
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近年来临床上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及爱滋病的流行,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真菌病尤其是深部真菌病发病率大幅度上升。
目的:  研究锁阳多糖(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 polysaccharide,CSRP)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端粒长度、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
目的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schemia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ICV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在脑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