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3+)、In~(3+)、Sb~(5+)共掺杂SnO2电极的制备与电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q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和社会的发展,酚类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焦化、农药、木材加工、石油化工等行业。工业有机废水特别是含酚废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对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近年来针对难降解的酚类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的处理,电化学催化氧化技术因其特有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电催化氧化技术的关键在于电极材料。本文主要开展新型高性能电极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在酚类和含硫化合物的电催化氧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工作。钛基SnO2掺杂DSA电极是文献报道中的电催化性能最为优越的电极材料之一,并且已有关于此类电极用于废水中有机物降解的研究报道。在本研究中,采用涂层热解法,以含有Sn4+和Sb5+、Fe3+或In3+的氯化盐溶胶为前驱体,分别制备出了三类钛基SnO2掺杂DSA电极,即SnO2:Sb5+、SnO2:Sb5+-Fe3+和SnO2:Sb5+-In3+。通过对电极制备过程中的工艺条件(退火温度、退火时间等)的优化研究,并结合SEM、EDX、循环伏安、线性电位扫描等表征技术,发现在制备的过程中,退火时间和温度对电极的电催化性能有很大影响。通过掺杂,电极的电催化性能以及对有机污染物的催化氧化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掺杂离子含量一定的条件下,电极在退火温度为400℃和退火时间为3小时的条件下制备时,电极的电催化性能最好。论文分别以具有不同结构和官能团的酚类化合物和和含硫化合物为氧化反应底物,研究了所制备电极的电催化性能。考察了在SnO2电极中Fe3+、In3+及Sb5+离子掺杂含量对电极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掺杂少量Fe3+、In3+或Sb5+时,Sb5+表现出了对钛基SnO2电极电催化性能的促进作用,而Fe3+和In3+则没有。但同时掺杂(Fe3+,Sb5+)或(In3+,Sb5+)时,存在着协同促进效应,SnO2:Sb5+(5%)-Fe3+(0.5%)和SnO2:Sb5+(5%)-In3+(0.3%)电极表现出了比SnO2:Sb5+(5%)电极更好的电化学催化性能。对于电极表面元素组成的EDX测试表明,在SnO2:Sb5+(5%)-Fe3+(0.5%)和SnO2:Sb5+(5%)-In3+(0.3%)电极中Sb5+的含量均比SnO2:Sb5+(5%)电极中高。因此,三价离子自身并未直接参与电催化反应,而是促进了Sb5+进入涂层电极的晶格中,并提高了电极中活性物种Sb5+的有效含量,因此改进了电极的性能。就酚类化合物的结构对其参与电催化氧化反应的活性而言,衍生物官能团的位置和类型,对电催化氧化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取代基的吸电子效应导致了酚类化合物电催化氧化反应活性下降,反之则反。
其他文献
实验分别以Ti(SO4)2溶液和加入H2SO4的Ti(SO4)2溶液作为原料采用水解法制备了系列纳米TiO2光催化剂,考察了Ti(SO4)2溶液浓度、氨水浓度、水解时间、焙烧温度等因素对产品的粒径及晶
采用等温蒸发法研究了五元体系Li+,K+//CO32-,SO42-,B4O72--H2O及其部分四元子体系Li+//CO32-,SO42-,B4O72--H2O、K+//CO32-,SO42-,B4O72- H2O和Li+,K+//CO32-,SO42--H2O 273K的介稳相平衡关系
PM2.5指环境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以通过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并诱发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研究显示,空气污染与低出生体重、早产、宫内发育迟缓等不良妊
正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影响很大。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较多的主要有LiCoO2、LiMn2O4、LiNiO2等化合物。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一般都是采用LiCoO2作为正极材
本工作与俄罗斯科学研究院西伯利亚分院Andreev教授合作,系统地对纯GaSe,GaSe1-xSx (x = 0, 0.0042, 0.023, 0.09, 0.091, 0.182, 0.275, 0.375, 0.413)以及Ga1-xInxSe(x = 0, 0
采用负载或掺杂过渡金属、稀土元素等方法对γ-Al2O3表面进行改性是提高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有效途径。对过渡金属和稀土元素修饰γ-Al2O2表面的行为进行理论研究,将有助于我
La2NiO4+δ和La0.6Sr0.4Co0.2Fe0.8O3-δ具有电子-离子混合导电特性,是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阴极的候选材料。本论文选择La2NiO4+δ与La0.6Sr0.4Co0.2Fe0.8O3-δ为组元,设计并制
CeO2的存在不仅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而且能改善催化剂的热稳定性,提高催化剂的寿命,现人们致力于直接将其作为催化剂载体加以应用。然而,由于CeO2本身的比表面积很小(一
为实现重油高效转化以及制备高性能汽油产品,开发新型高效FCC催化剂及降硫助剂是必须的。研究结果表明,改变FCC催化剂的孔结构以及增加FCC降硫助剂的酸性位数量是解决这一问
掺杂钙钛矿锰氧化物是一种具有庞磁电阻效应(CMR)的电子强关联体系,在磁记录、磁传感器、磁读出磁头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领域重要研究课题。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