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状活性炭吸附CO2及电解吸过程的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ed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与京都议定书的生效,特别是近期南非德班气候大会的顺利闭幕,国际CO2减排形势日益严峻,减缓温室效应、对CO2实施减排已经刻不容缓。本文拟采用低压降蜂窝状活性炭吸附捕集烟道气中的CO2,并利用蜂窝状活性炭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研发先进的电解吸技术,取代传统的真空解吸工艺。估算捕集CO2过程的能耗,为蜂窝状活性炭吸附捕集温室气体CO2的工业应用提供基础依据。蜂窝状活性炭不仅具有比表面积高、孔隙结构可控的优点,还具有开孔率高、压降低、吸脱附速率快、机械强度高、不易堵塞等优点,因此被认为是捕集烟道气中C02重要吸附剂。本文选用商业可得到的蜂窝状煤基活性炭和蜂窝状椰壳活性炭吸附捕集烟道气中CO2,并采用K2CO3溶液浸渍蜂窝状活性炭,提高吸附烟道气中低浓度C02的容量和增加CO2/N2的选择性。利用磁悬浮天平测定了K2CO3溶液浸渍前后蜂窝状活性炭吸附C02和N2的平衡等温线;采用Langmuir、Multi-site Langmuir和Virial模型对CO2和N2的吸附平衡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比较了K2CO3溶液浸渍前后蜂窝状活性炭吸附CO2容量、CO2/N2选择性以及吸附热,为吸附工艺的优化设计提供基础数据。优化设计蜂窝状活性炭填充床,解决吸附剂与吸附器的良好匹配,提高电加热时能量的利用率。建立了蜂窝状活性炭导电导热性能测试装置,实验测量电加热时吸附器内蜂窝状活性炭的电流、电阻变化曲线及温升曲线,计算电加热每公斤吸附材料需要的能耗,讨论电能的有效利用率。实验研究蜂窝状活性炭吸附捕集烟道气中CO2及其电解吸过程,研究捕集CO2的操作条件,如进气C02浓度、解吸温度、解吸时间、吹扫气速等对烟道气C02回收率、产品气CO2纯度、吸附剂再生率以及过程能耗的影响。核算捕集每公斤CO2所需要的能耗,探讨电解吸工艺可行性。总之,研发新型的、导电导热性能良好的、高效CO2吸附材料;解决吸附剂与吸附器的良好匹配,提高电加热时能量的利用率;优化CO2吸附及电解吸过程,降低捕集烟道气中CO2成本及能耗,将使电解吸工艺在CO2吸附捕集技术中发挥显著的优势。
其他文献
<正>为"推动企业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中国房地产园区产业联盟拟开展"中国园区产业发展与金融服务"系列研究,系统梳理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服务需求,并以产业运营和金融服
近些年来,由气候变化所导致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越来越恶劣的影响。世界各国为解决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多次召开联合国气候大会,
应用直升机进行高海拔环境下输电线路吊装组塔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本文将从高海拔环境特征及其对直升机工作性能的影响、直升机选型、吊装组塔作业方法等方面深入的研究在
随着市场的瞬息万变,设计行业的发展也在时代的作用下越来越成熟,设计角度更加宽泛,尤其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考虑到消费者的喜好问题,设计元素也变得更加现代化、多元化。涂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移植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中的机制。方法 10日龄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移植组(
以 3 - (3 ,5 -二叔丁基 - 4-羟基苯基 )丙酸甲酯 (简称 3 ,5 -甲酯 )、亚磷酸三乙酯、季戊四醇为原料 ,二丁基氧化锡为催化剂合成了标题化合物。考查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反
以"90"后为主体的高校大学生群体是社会集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的集体无意识现象中,表现最突出的是集体无意识行为。大学生们通过深层次的集体无意识心理结构表现出
为做好飞行人员的医疗保障工作,提高其健康水平,我们统计了2008-2013年249名飞行人员(飞行员178人、机械师65人、领航员6人)疗养及健康体检记录资料,统计分析其高发疾病的情况,
目的制备整合素分子识别配体(RGD)iRGD多肽修饰阿霉素脂质体(iRGD-LP-DOX),研究iRGDLP-DOX的理化性质,体外肺癌细胞A549靶向性和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率。方法制备iRGD-LP-DOX,透
背景:有实验表明60Coγ射线灭菌处理的胶原膜会促使胶原分子产生交联,影响其稳定性。目的:通过测定冻干辐照处理后猪腹膜胶原酶酶解时间,了解冻干辐照猪腹膜在体外的稳定性。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