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后处理探析

来源 :甘肃政法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ong520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管理各种社会事务所不可或缺的,由于所管理事务的复杂多变,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种类和数量偏多,从而其形式和内容的合法性难以做到充分保障。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对行政规范性文件附带性审查,司法解释亦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对涉案行政规范性文件可以行使合法认定权、评价权、司法建议权和抄送权,但对认定不合法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没有无效确认权。毋庸置疑,这对全面规制行政规范性文件是不利的,且与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原则相悖。比较域外两大法系部分国家的相关规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不论司法审查标准上,还是在司法审查后的处理上,都因国体、政体,以及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与我国有所区别。就审查标准而言,域外的制度规定中,司法机关对行政规范性文件不仅可以合法性审查,还可予以合理性审查,即对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可在不同程度上进行必要的合理性审查,防止行政机关形式合法而实质违法的权力滥用;在司法审查后的处理上,域外有些国家的司法机关可以对违法或不适当的规范性行政规则宣告无效或给予撤销。然而,由于我国制度设计的不同,人民法院不但不能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合理性审查,亦无权对不合法行政规范性文件给予无效确认的判决。本文以相关附带性司法审查案例为切入点,探索人民法院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效力性审查,更进一步研究司法审查后的处理情况,同时借鉴域外相关制度的有益启示,破除问题藩蓠,赋予人民法院对无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无效确认权,补齐相关制度短板,促成司法审查权的全面落实,这不仅是法价值权衡取舍的有益经验总结,也是我国完善治理体系的要义所在之一。
其他文献
患者:女,55岁,右上腹痛5 d,皮肤、巩膜轻度黄染.采用美国ATL-超9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超声所见:胆囊大小10.8 cm×6.8 cm,胆囊颈部脐平,形态失常,壁厚0.5 cm~0.9 c
纵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整个发展历程,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全国第一案至今已经经过二十多年,制度从无到有、从浅至深,制度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不可替代的实践价值,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胃癌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
我院1998年3月以来,对56例妇科盆腔肿块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术,获得较高的诊断率及治疗效果.
<正>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
2012年以来,在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的领导下,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实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是国家教育治理和教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