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时间2014年3月8日凌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MH370次航班与地面失去联系,机上共载有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成员,其中包含154名中国乘客。在航班确认为失联状态之后,随着各个国家相继开始参与搜救行动,各国新闻媒体也开始争相报道事件的发展情况。微博在此次事件中的报道和传播中,更是展现了空前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然而,随着事件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关于中国媒体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差劲的争议开始在网上散布,大意是:在“MH370失联事件”中,外国媒体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用新闻倒逼出了真相;而中国媒体除了祈福之外就只是个丽都饭店的传声筒。本研究中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以框架理论和议题注意周期模式为理论基础,选取了中英两国主流通讯社的官方微博——新华社“新华视点”与路透社“路透社中文网 Reuters”两个账号关于马航失联事件的相关报道,分别从微博报道数量、微博报道类型、微博报道话题使用情况、微博报道基调、微博报道对象、微博报道内容主题、微博报道主题框架以及风险报道主题八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发现,两者在议题关注周期、主要微博基调、主要使用的主题框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但在事件报道时的重点关注阶段、主要报道对象、情感态度偏向、微博表达形式、微博报道主题和风险传播的媒介功能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最后,从以上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存在差异的原因,分别是由于事件因素和两家通讯社属性的因素所构成了报道方面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