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264/SVC的数字水印技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0745c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的视频应用,包括视频电话、网络视频点播、高清电视广播等等。为了使视频编码的码流更好地适应各种网络环境和用户终端,JVT(Joint Video Team)于2007年制定了可伸缩编码标准SVC(Scalable Video Coding)。SVC允许经一次压缩后的视频以不同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质量分辨率解码,为网络视频的传输提供了简单、灵活和有效的解决方案,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在视频非法使用日益猖獗的今天,如何高效地解决SVC编码视频的安全可靠分发,如何有力地保障SVC视频版权所有者的切身利益,这对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数字水印技术通过在视频中嵌入不可见但是可被检测出的秘密信息,有望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强有力技术手段。本文深入研究基于SVC的数字水印技术,提出了两种水印方案,是为SVC编码视频提供有效保护的有益探索。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针对SVC编码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频域快速尺寸变化的鲁棒扩频水印方案。水印信息嵌入在原始视频的频域下采样中,并使用两个JND(Just Noticeable Distortion)值来动态调整水印的嵌入强度,一个是经原始尺寸图像的JND矩阵下采样后传递过来的JND值,一个是直接在下采样图像中计算的JND值,算法取二者中的较小值来保证原始尺寸和下采样尺寸视频都不会在嵌入水印后产生可察觉的失真。空域基本层和增强层在检测时采用不同的水印检测方案。仿真实验表明算法对解码视频质量影响微小,在空域增强层和基本层都有很高的水印检测正确率。第二:在SVC的编码重构循环中实现了一种可伸缩的大容量认证水印方案。该算法从尽量降低编码比特率的角度出发,在ZigZag扫描顺序的最后一个量化系数中嵌入水印信息。水印的嵌入过程在编码重构循环中,嵌入水印后的系数块参与宏块模式决策和重构预测。水印的嵌入顺序和视频帧的编码顺序一致,实现了对不同分辨率层的内容认证。该算法在保持了编码比特率和视频质量的同时,尤其在编码量化步长较大时,较其他算法有很高的嵌入容量。
其他文献
图像插值是最基础的图像研究课题之一,许多的图像插值方法在文献中被提出,用以解决非压缩图像的插值问题。然而,大量的视频序列是以压缩格式存储的,或由带宽限制要求视频以压
随着通信和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视频的网络传输成为现实,并且得到广泛发展。但是在视频的网络传输中,由于丢包或者信道失效(无线网络)所造成的视频数据丢失,会降低重构视频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云计算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工作流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中。然而,所有的领域都存在某种程度和形式上变化因素,这意味着在业务过程执行过程中,组织或
椭圆曲线加密算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其加密效果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椭圆曲线加密算法的加解密过程会涉及到有限域上的基本的算术运算。而且本文所涉及的算术运
音频检索技术发展的时间还不长,目前关于音频检索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检索的算法上。音频样例检索是音频检索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基于样例的音频检索中,音频样例的选择对检索
在SOA环境下,服务组合用以将多个服务构件组织到一起满足大粒度需求,被看作是服务计算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热点理论问题。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设计并开发了大量的服务组合算
植物病虫害是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将多种抗病虫害的基因转入目的植物中。发掘植物自身的抗性基因,培育
图像融合是信息融合中以图像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图像融合就是把多个不同模式的图像传感器获得的同一场景的多幅图像,或同一传感器在不同时刻或不同方式下获得的多幅图像合成一
社交是人类生活的本质需求之一。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平台是以分布式计算理论为基础,通过P2P(Peer-to-Peer,对等)技术构建的下一代基于个人的
天然气是目前主要的民用能源,其输送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压缩机组作为天然气输送系统动力环节,其运行的可靠程度以及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