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国保费收入增长迅速,在2017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寿险市场,这也表明我国保险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各大保险公司为了争取客户,发展市场,相关保险产品的种类也层出不穷。国外研究表明,有效的消费者选择行为会刺激保险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从而增加消费者的福利,但是,国内学者对于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问题的研究却并不是很深入。用来研究不确定条件下决策问题的主流理论一直是期望效用理论,运用前景理论和累积前景理论的较少,而根据国外研究发现,累积前景理论可以更深入地反映个体决策者的主观风险偏好。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利用实验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和数据分析等方法,调查研究了大学生的保险方案选择行为和风险偏好的基本情况。首先,分析了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情况,发现大学生群体由于经济能力不足的原因,选择投保的人数占被调查者总体人数的比例较少,且选择投保的险种主要集中在健康险和意外险。其次,经过相关分析发现,“财产价值总额”与“投保人数比重”之间并没有显著相关,说明被调查者在进行保险方案选择时并没有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最后,利用累积前景理论分析了被调查者的风险偏好情况发现,被调查者普遍是风险规避型的,对损失的敏感程度要明显高于对收益的敏感程度,在面对收益时,更倾向于确定性的收益。最后,本文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提出了几条对应的对策建议:发挥保险功能的多样性;保险公司应根据顾客不同的人生阶段,帮助顾客选择合适的风险防范措施;保险产品创新应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提高公众对于保险的认知;细分消费对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