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外金融监管制度的巨大变化,越来越冲击着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活动,对我国银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银行业原有的监管体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全球经济结构和金融体系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时期,巴塞尔委员会总结相关经验教训,推出了《巴塞尔协议Ⅲ》,这一协议的出台,对监管办法进行了修改和重组,逐渐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在此背景下,中国为了强化资本约束机制,规范银行业的运作,出台了《资本办法》,对商业银行的资本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约束,形成了中国银行业监管的新框架,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将进入一个更为严格的资本约束时代。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都是以利差收入为主导的盈利模式,这种单一的收入结构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为了应对日益强化的资本约束带来的挑战,商业银行必须对现有的盈利模式进行转型升级,逐步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比例,使其盈利模式占用较少的资金,进而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走低资本消耗的发展模式。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资本约束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做出简要的评述。然后从理论上阐述资本约束理论和盈利模式理论,以传统盈利模式和非传统盈利模式两方面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现状进行分析,探寻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日益严格的资本约束环境下,这些问题将日益凸显,因此,上市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以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3家城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得出资本约束的加强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变是有促进作用的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即发展资本占用量少,风险水平低的业务,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在应有不同的侧重点,注重企业业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