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新世纪以来的《小说月报》为中心,力求通过对新世纪以来《小说月报》短篇小说的价值追求、叙事题材和人物形象一系列因素的分析研究去探讨新世纪的短篇小说走向问题。在新世纪的短篇小说里,价值追求呈现出了多元混融的局面。精英化是一个作家的传统责任,精英价值追求呈现了一种写作取向,并在新世纪的短篇小说里成为对人性本性的叩问,特别是对社会的批判、对人性自由和人格尊严的寻求以及对人之于这个世界的价值等问题的思考。而作家们在继承传统的精英化写作理念的同时也不忘紧随潮流,直面世俗社会的点滴琐事,在家长里短的鸡毛蒜皮之中寻求小说的可读性,尽管这种可读性已经偏离了小说写作应有的道义。随着新世纪作家写作的转型,文学的写作题材也随之发生变化,底层、都市和成长叙事应时而起,突破了上世纪文学创作的篱墙,文本中云集的思想锋芒力和冲击力,成就了新世纪短篇小说的与众不同。而其中更为深刻的蕴意是一方面凸显了写作者们作为作家的应有之责,另一方面则拷问着新世纪的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力如何关怀和体恤一些特殊群体的生活。站在新世纪的大道上,作家们笔下产生了一个个鲜活、丰富的面孔,从农民工、都市女性到知识分子,小说的人物形象不仅展示了作家们的写作功力,也展示了这个时代里那些灰暗角落里人们的生活抑或思想的窘境,这是一次真正的直面这样一批特殊人群的写作。而作家们在这里面的反思和审视则更加体现了这些人群的生存危机,并由此警醒世人。总之,立足于新世纪的《小说月报》的短篇小说写作,收获颇多,虽然本文仅仅是一次杯中窥人,不足以彻底楔入新世纪小说创作的脉络里一究其底。但是不可否认,新世纪迄今短短的十二年里,作家们从上世纪末的浮华和商业里苏醒而植入现实社会的诸多苦难之中,其文本也呈现出了高价值,本文真切的反应和表达了这一系列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