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工赈研究(1912-1937)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s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赈,即以工代赈,是指被赈济对象通过出工投劳以获取救助的形式。作为一种赈灾手段,与施粥、赈谷等常见救灾方式相比,工赈救灾则具有间接性、有偿性等特点。于赈灾而言,工赈是为一种标本兼治之策。在我国,工赈救灾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后世王朝多有效仿,这也为后人积累下了宝贵的工赈思想财富。我国虽是多灾国度,但在古代社会,工赈救灾并没有得到应有之重视,仅仅是作为传统救灾方式的辅助手段而已。近代以降,中西交流加强,西方工赈思想传入,丰富了中国传统工赈内涵。传教士、外国救灾团体的工赈实践及中外救灾的合作,更增进了国人对工赈救灾的认识。工赈也以其良好的救灾实效,在民国这样一个灾荒多发的时段,逐渐受到重视,被视为“最合科学原则及最适于实用之救灾办法”。工赈在民国的盛行,除现实救灾地迫切需要外,还与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社会力量的成长不无关系,二者的发展壮大对用款巨靡的工赈是为利好因素。民国前期,政府与民间、中央及地方举工施赈多次,但凡大的灾荒救济,都见有工赈举措。工赈救灾这一方式也在实践中经历着近代转型。1917年京直水灾救济,北京政府成立京畿一带水灾河工善后事宜处,在该组织的主导部署下,一系列工赈项目施行开来;诸如天津等地的堤埝修复工程、京通马路的修建等。这次工赈是民国成立后实行的首次较大的工赈赈济行为,也是近代化社会下工赈赈济的一次有益尝试。1920年北五省发生旱灾,为救荒,北京政府成立了督办赈务处,中外民间团体联合成立了北京国际统一救灾总会,政府与民间合作举办了数个有影响的工赈项目,烟潍路、德临路等均是本次工赈的重要成果。整体来看,此次救灾工赈发挥了重要效用;官民携手办赈、中外密切合作,工赈的社会化与国际化增显。1931年江淮大水灾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了救济水灾委员会,在该机构的组织协调下,中央与地方展开了民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工赈救治。这一时期,民间组织华洋义赈会等也举办了一系列的工赈。大型灾荒中工赈的应用,使之走向成熟之时,也加速了工赈救灾的近代化。民国时期,工赈救灾的过程是繁杂的,人力动员、资金筹措、工程规划,等等,这些都需要未雨绸缪、统筹办理。具体来看,在工赈组织方面,为更好开展工赈,遇有工赈事项,一般会临时设置工赈救灾组织机构,专事办理工赈;这也是这一时期的常态做法—常态临时工赈救灾组织体系。在工赈经费方面,资金的筹措需要全社会动员、多渠道筹集;这一时期,政府拨款、群众捐款、内外借款、加收税款是筹集赈款的多样做法。在工程实施方面,则分为工前的勘测论证、工中的监督施行、工后的验收备案等环节。在工赈工人方面,工人分为技术人员、普通工人及监管人员等,灾工主要自灾民中招募;灾工在生活、卫生及工作方面多有严格规定,此外,这一时期还开展了提高灾工素质的教育活动。在工赈内容方面,可归纳为水利工赈、交通工赈、涉农工赈和实业工赈四个方面,既有治河、修路等传统内容,又有开办实业工厂、设立实业学校等新式内容。这一时期的工赈,以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为界标,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为代表的民间工赈势力占据主动地位;后一阶段,以南京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领导实施的江淮水灾工赈为契机,官方势力重新占据工赈主导地位。此外,这一时期中央实施的工赈多以大工赈为主,地方上则偏重于小工赈。围绕着解决灾荒救济这一时代课题,工赈救灾也已融入到了民国社会中去。总体上看,民国时期的工赈救灾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赈济成效。大量灾民通过参加工赈得以活命,大批工程通过借助工赈得以实施。在政治、经济、社会方面,以工代赈也都产生了利好影响。诚然,这一时期的工赈救灾中还有诸多不和谐因素,但瑕不掩瑜,好的方面还是主要的。总之,民国时期工赈赈济成效是显著的,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研究民国时期的工赈,总结工赈的利弊得失,在今天看来依然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使用R-3000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对缅甸原料、腾冲工艺的3个翡翠饰件和一个昆明古玩城所购翡翠挂件进行了无损鉴定。通过对检测样品拉曼光谱的比较研究,得出了有2个样品是由天然
<正>临近国庆节,我买网上上下下忙得热火朝天。作为一家电商公司,节前厉兵秣马、大干一场已是规定动作。此时,人资部办公室内却弥漫着不安和焦虑。这间屋子的主人李明阳正在
股东退出机制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权利救济的内容之一,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具备了人合性与资合性特征,与股份有限公司相比,其封闭性明显,因此针对有限责任公司的治理问题,法律更倾向于
<正>不论是卖房、卖车环游世界的80后青年;还是毅然休学一年重游欧洲,只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的90后少女;或者是微博上疯传的一家三口在世界各地留下脚印的照片……都让每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一进入大学校园就开始面对来自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面临文化适应的考验和心理疏离感的困扰,同时还面临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阀损解析计算结果不准确以及采用详细电磁暂态仿真计算耗时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利用MMC快速仿真模型精确计算
冷战结束以后,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世界范围内一个地域发生的政治、经济活动对于另一个地域会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以致各个社会领域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并且相互依存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使教育回归主体性、落实交往性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为人们关于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共识。人们从诸多
<正>《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体现了国家立法、科学立法与人民意志的一致性,将使我国的劳动用工制度更加健全和完备,劳动关系更加和谐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高中古诗词教学,以文本互涉理论为切入点。选择该课题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源于笔者对古诗词的喜爱,对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的反思,希望能够借助文本互涉理论来为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