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波束形成(DBF)是在天线波束形成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后建立起来的一门新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充分利用阵列天线检测到的空间信息,并易于获得超分辨率和低副瓣,实现波束扫描,自校准和自适应波束形成等。 随着阵列信号处理的不断发展,DBF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及应用的前景。 传统的CDMA系统由于存在多址干扰问题,严重影响其频率利用率;智能天线技术以其良好的抗干扰性能,成为改善CDMA系统功能的有利手段。 随着我国多星测控系统的发展,在一个测控站作用范围内将出现多星,同时要求地面站对多星同时进行跟踪测控;如果采用传统的窄波束天线对目标进行跟踪测控,必然导致天线在多个飞行器之间进行跳动跟踪,这对于庞大的天线引导、伺服系统来说难以实现,采用数字波束对飞行器目标进行跟踪测控是解决此问题的最好方法。 本文结合多飞行器测控系统讨论了DBF的实现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1.介绍多飞行器测控系统的信道特征,描述了信道对系统的各种影响和多径信道的各种参数,并讨论了小卫星信道的干扰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2.介绍了数字波束形成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波束形成的权值算法,研究了数字波束形成以及波达方向确定的各种算法,结合多飞行器测控系统详细介绍了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下的梯度算法模型。 3.对多飞行器测控系统的跟踪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出了采用圆阵、实现利用数字波束对多飞行器跟踪的方案,对梯度跟踪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利用梯度算法实现飞行器跟踪,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跟踪的实现方法。 4.对实现数字波束跟踪的软硬件进行了描述分析,分析了具体的软硬件实现方案,并详细分析跟踪方案,给出了最终的实现结果。 5.本文结论及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