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殊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的干扰,造成了黄土高原地区较为严重的水土自然系统失衡,而且问题随着气候变化日益突出。脆弱社区对气候驱使的灾害敏感,气候灾害使得这些地区农户的资本受损,进而影响农户的生计、健康和食品安全。明确不同具体单元脆弱性的形成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对气候灾害的预防、人地互动关系和生态系统的调节、政策的有效性检验、目标政策的制定以及脆弱农户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文章基于2015年陕西苹果种植户调研数据,结合IPCC定义和可持续生计框架计算生计脆弱性指数(LVI和IPCC-LVI),同时纳入人-环境耦合系统概念分析气候灾害带来的区域农业环境的变化和对农户生计造成的影响。为了对比地区生计脆弱性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采用SPSS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陕北苹果农户遭受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为干旱,接下来依次是冰雹、冻灾、连阴雨、风灾。关中地区影响最为广泛的自然灾害是冰雹,然后是冻灾、干旱、连阴雨、风灾。其中,干旱造成的灌溉用水的缺乏是两地区农户面临的共同难题。(2)除外出务工以外,陕北地区使用最多的三种应对措施分别是挖排水沟、采用机井、利用水库灌溉。关中地区分别为参加保险、采用机井、利用排水沟灌溉。(3)两地区曝光指数差异较小;适应能力脆弱性指数陕北值为0.414,关中地区为0.368,关中地区果农的适应能力更好,脆弱性更低;敏感度值陕北为0.374,关中为0.413,关中农户敏感度的脆弱性更强。两地区生计脆弱性最具影响力的变量分别是社会网络、生活、饮食、气候变率(4)生计脆弱性指数(LVI)值,陕北(0.413)较关中(0.402)更高。陕北地区农户生计更加脆弱。两地区IPCC-LVI差异较小(陕北:0.010,关中:0.033)。(5)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生计脆弱性(LVI);脆弱性组成部分适应能力指标;主指标中生计策略、生活指标;子指标中户主受教育年限、非农劳动力、苹果收入、是否可灌溉、距离农贸市场的距离、降水、用电等指标两地区具有显著性差异,显著性差异指标是造成陕北和关中两地区脆弱性差异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