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由于其理化性能优异,在航空航天领域拥有强大的应用潜力,其应用过程中的疲劳损伤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及寿命预测是工程应用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SiCp/2009Al复合材料,本文开展了静拉、高周疲劳及低周疲劳试验研究,建立了SiCp/2009Al复合材料的循环本构模型及寿命预测模型,论文的主要工作成果如下:(1)开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由于其理化性能优异,在航空航天领域拥有强大的应用潜力,其应用过程中的疲劳损伤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及寿命预测是工程应用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SiCp/2009Al复合材料,本文开展了静拉、高周疲劳及低周疲劳试验研究,建立了SiCp/2009Al复合材料的循环本构模型及寿命预测模型,论文的主要工作成果如下:(1)开展了SiCp/2009Al复合材料静拉伸试验、高周疲劳及低周疲劳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SiCp/2009Al复合材料在室温下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560.5MPa以及屈服强度436.8MPa,其断后延伸率较低仅有3.5%,在室温下静拉伸力学行为对应变速率变化不敏感,材料缺口敏感系数仅为1.009;该材料在循环载荷下体现出循环硬化的特性,拉压性能对称,疲劳寿命随外加载荷的增大而减小,疲劳极限为175MPa。(2)结合本文低周疲劳试验结果,分别基于Chaboche统一本构理论及B-P本构理论,建立了SiCp/2009Al复合材料的循环本构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显示,基于Chaboche本构理论建立的循环本构模型预测试验结果的最大误差是31.6MPa,且对本材料循环滞回行为的整体描述更为合理。(3)针对SiCp/2009Al复合材料,采用名义应力-应变法、Walker等效应变法,及本文改进的能量等效法等模型进行了低周寿命预测,采用三参数及双参数幂函数模型进行了高周寿命预测,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等效能量法对试验条件下该材料低周疲劳寿命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采用双参数方法预测其高周疲劳寿命更加合理。(4)采用应力场强度法结合光滑件疲劳寿命模型,建立了SiCp/2009Al复合材料缺口件疲劳寿命分析方法。通过与含缺口件低周疲劳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以应力是否高于疲劳极限为标准确定损伤区域范围,在基于场强法预测缺口件疲劳寿命时具有较高的合理性,预测结果位于两倍分散带内。
其他文献
近年来,作为典型清洁能源,核能发电已然成为我国能源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019年9月,国家发布了《中国的核安全》,阐明了中国安全高效利用核能的决心和行动。截至2019年6月,中国运行核电机组47台,居世界第三;在建核电机组11台,居世界第一。中国的核能发电机组,历经多个发展阶段,不同机型特点不一,但保障核安全、提升核能机组经济效益,一直是核电领域的永恒话题。本文以国内某东南沿海核电厂CPR100
节能环保、电动化、国家标准及法规和客户对商用车车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了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以寻求更有效的轻量化方案。车架通常占到商用车整备质量的10%左右,所以车架轻量化对于整车减重有相当大的贡献。本文针对商用卡车边梁式车架轻量化的难题,首先通过仿真分析得到车架的强度、刚度和模态特性,然后对车架各部件的材料和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保证基本性能指标的基础上,使用铝材代替部分钢材,得到的钢
飞机结构件组成了飞机的骨架,其数控加工能力是一个国家航空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伴随飞机性能需求的不断提高,飞机结构件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数控加工难度越来越大。精加工参数是直接影响零件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现有决策方法高度依赖工艺人员的个人水平和经验,效率低、质量稳定性差,难以满足飞机结构件数控加工质量的苛刻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数据驱动的飞机结构件精加工工艺参数决策方法进行了深
由于旋翼在高速前飞状态会出现前行桨叶激波后行桨叶失速的问题,常规构型直升机的巡航速度受到极大的限制,而倾转旋翼机作为一种新概念可变飞行模式飞行器能够克服直升机飞行速度的限制,兼具垂直起降和高速巡航优势,具备满足多种飞行任务需求的能力。但是也因此存在着一些特有的气动干扰问题。无论是在悬停、巡航还是过渡状态,旋翼/机身均会出现较大的气动干扰现象,并且会对机身气动特性以及飞行性能带来很大影响,因此针对倾
动态路径规划承担无人驾驶汽车实时路径生成任务,该模块需要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对周围物理世界进行综合认知、理解。作为决策、规划模块的信息源,其感知精度关乎无人驾驶汽车能否安全、可靠地行驶,同时,路径质量深刻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乘坐舒适性等。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单目视觉任务(如分类、定位)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但图像缺少深度信息,空间量测精度较低。因此,联合激光雷达弥补图像感知的不足,有利于提升车
航天发动机大量使用叶栅类的整体构件,提高推质比和延长寿命。电解加工不受材料硬度限制,加工效率高成本低,已成为整体构件重要制造技术。本文以整体叶栅为对象,开展套料电解加工杂散腐蚀抑制研究:(1)提出绝缘粒子屏蔽杂散电场的套料电解加工方法,利用陶瓷粒子包裹工件已加工表面形成绝缘保护层减少杂散电流。开展动态电场仿真分析,绝缘粒子减少了杂散电流,降低工件锥度;开展试验研究:在1.0 mm/min加工速度下
民用飞机吊挂保险销是连接发动机吊挂接头和飞机机翼接头的重要部件。吊挂应急断离保险销在整个使用过程中会经历复杂且数量巨大的载荷历程,极易出现疲劳裂纹,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对应急断离保险销进行静强度和疲劳分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某飞机应急吊挂应急断离保险销为研究对象。由材料拉伸试验得到了保险销和相关夹具的材料参数;将保险销结构CATIA模型导入ABAQUS软件,选用六面体缩减积分单元并确定网格尺寸;
钢结构具有轻质高强,延性好,易加工,抗震性能优异等优点,因此,广泛适用于对抗震设防要求较高的建筑。在一些大型工业建筑中,由于设备安装、工艺流程等对空间的需求,常出现局部无楼板结构,要靠布置大量的垂直向钢支撑来提高结构抗侧刚度,加强整体性。但是,对于支撑-框架结构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普通钢支撑在地震作用下,支撑容易因局部屈曲或者疲劳破坏而失效,导致刚度和强度严重退化,成为结构抗震的薄弱环节。其次,相
电作动机构是全电飞机实现“功率电传”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飞机的飞行性能和可靠性。电作动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发热严重,而电子设备对温度非常敏感,温度过高的情况下会导致其可靠性降低甚至失效,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散热技术研究。首先,研究了电作动机构的产热规律,明确了电作动机构的传热特性及传热路径中的热阻大小,针对飞机电作动机构提出了基于热管-燃油方式的散热方案,并设计了相应的散热结构。热阻分析结果表明,
纵观几千年人类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自然灾害连年频发,事故灾害屡禁不止,公共卫生事件无法杜绝。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既有易受海啸、台风侵袭的广阔海岸线,又有大量地质活动留下的隐患导致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连年发生。另一方面,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这些很难预测、无法预防的灾害不仅每年夺取太多人的生命,还给使国家经济受到很大的创伤,甚至影响到了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