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太阳能试验车的结构轻量化及光伏发电效率优化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nyzz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传统能源日益枯竭、环境不断恶化,寻找和开发车用新能源成为了热点问题,而太阳能因其无污染、零排放、取之不尽等特点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对于野外作业的工程车辆来说,作业环境常常是交通不便、燃料供应匮乏但光照条件好、光照时间充足的野外工地,太阳能工程车更能发挥其节能、环保、可持续的优势。本文也是以课题组自主研制的太阳能焊接工程试验车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相关技术和关键总成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本文首先对太阳能车的车身结构进行分析,在ANSYS Workbench中建立了车身骨架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典型工况下的车身总体刚度特性和局部开口情况,对车身轻量化潜力进行评估。随后通过灵敏度分析方法筛选出关键的骨架梁截面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并利用基于响应面法(RSM)的近似模型技术对优化问题求解,最终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前提下,车身骨架减重8.01%,实现了轻量化目标。随后对车载光伏阵列发电效率进行研究,通过对光伏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分析,在MATLAB环境下搭建了太阳能车光伏组件的Simulink仿真模型,仿真得到在辐照度、温度等多因子影响下的组件输出特性曲线。进一步的,针对车辆移动过程中阴影遮挡导致光伏阵列功率失配,从而影响发电效率这一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了车载光伏阵列在不同连接方式、不同阴影分布影响下的输出特性,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基于组态优化配置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ADVISOR平台验证整车性能,本文针对目前主流的车辆仿真软件均没有太阳能车模块这一情况,在纯电动车(EV)模块基础上进行了太阳能车模块(EV_PV)的ADVISOR二次开发,从而完成了对太阳能车在不同行驶工况下的续航能力评估,验证了优化设计对整车性能的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北缘中亚-兴蒙造山带北东段,是中亚造山带东段最重要的斑岩型铜(钼)矿床之一。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矿床形成的深度及形成后的变化与保存研究较少。本文以多宝山铜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裂变径迹、地质温压计等方法对斑岩铜矿赋矿岩体进行了成岩深度及热构造年代学研究,结合热史模拟分析揭示该区中-新生代隆升的时间、速率以及冷却剥露历史,探讨矿床
风能和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中储量最为丰富的两种自然资源,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利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具有随机波动性,直接接入电网会对大电网产生冲击,不利于可再生能源
马哈只墓为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父亲的墓碑,地处云南省昆阳县,马哈只墓墓志铭为郑和故里提供了历史依据,故为众人所知。因其被发现时间较晚,受保护程度不高,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为了应对移动智能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迅速发展对处理器提出的新的挑战,基准测试程序被广泛应用于处理器设计中,用于缩短仿真时间并为探索架构设计空间提供指导。当前
进入经济新常态,城市发展模式已经从增量发展转入存量发展模式,我国城市更新的状况正在处于一个转型的阶段,既要面临目前众多的现状挑战,例如伴随着土地价值的日益提升和片区发展状况不佳等现状,也要对以往的城市规划思想进行批判性的反思。我们将城市更新的视角从大规模的大拆大建转向了这些更为片段化、更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的对已有的城市环境提升的微更新上。本文以微更新视角来解读传统建筑的改造设计,重点分析面临微更新
常州市客运中心地下配套工程为常州市首个地铁车站工程。针对其地质条件复杂、场地受限多、开挖深度超深等难题,从施工协调配合、挖土顺序的调整、围护形式的变化等入手,成功
木质纤维原料综合高效利用是解决化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预水解硫酸盐法溶解浆生产工艺被认为是最符合木质纤维原料综合利用的生产实践,成功实现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的有效分离。然而,预水解液中的半纤维素和木素等仍未得到高效利用,主要原因是溶解的木素组分制约了半纤维素的分离纯化。有鉴于此,本论文通过使用不同处理方法处理溶解浆预水解液,比较处理前后预水解液木素及多糖组分含量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