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要素和空气污染物对荨麻疹患者就诊量影响的相关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mhnfi77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空气污染的加剧,气候变化及空气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局部气候异常、大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因此,衍生出了气象医学、环境医学等学科,同时很多专业气象台为此建立了各种气象医疗健康服务系统,各地环保监测部门也对本地区的空气质量及各空气污染物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并向社会公布。目前已有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气象条件的变化及空气环境污染对人体各器官组织均可造成影响,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甚至可能增加某些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而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于体表,是人体防止微生物入侵的屏障,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并长期暴露在各种气候及空气污染物中。因此,外界环境气候对人体皮肤的危害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研究结果提示,湿疹、特应性皮炎、皮肤老化等的发生与外界气候改变及空气质量变化密切相关。荨麻疹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特征为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从而出现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瘙瘁性风团,可合并血管性水肿。依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病程小于六周者称为急性荨麻疹(Acute urticaria);皮疹反复发作至少达每周两次并持续六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18],其中无明确病因者称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导致荨麻疹发生的诱因较多,多数患者并不能找到确切的原因,而目前国内外关于外界气候条件及不同程度空气污染对诱发、加重荨麻疹的研究甚少。且在不同国家地区因气候条件、地理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空气污染物来源及成分浓度等的不同而使得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本研究通过收集气象要素(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平均气压;平均风速)、空气污染物(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PM10、PM2.5)数据及门诊荨麻疹患者资料,了解本地区气象、污染物要素变化趋势、门诊荨麻疹患者就诊情况及特征,应用统计学方法建立沈阳市气象及空气污染物要素浓度与荨麻疹患者就诊量的暴露—反应关系模型,预测两类要素对门诊荨麻疹患者就诊量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同时探讨不同浓度臭氧(ozone,O3)对儿童急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学部分指标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荨麻疹与空气污染间的关系提供依据;并能够为未来可能开展的荨麻疹医疗气象预报服务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南湖及滑翔院区皮肤科门诊2013年1月-2015年12月荨麻疹患者临床资料和同期沈阳地区气象要素、空气污染物数据。对门诊就诊荨麻疹患者特点、就诊量变化趋势、气象及空气污染物变化趋势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同时,将气象要素、空气污染物与荨麻疹患者就诊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再根据结果选择两类要素中与荨麻疹就诊量相关系数较高的因子,进一步应用时间序列研究分析的广义相加模型(GAM)定量分析其对荨麻疹患者就诊量的影响并考虑滞后效应。收集2015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南湖、滑翔两院区皮肤科门诊0-14岁儿童急性荨麻疹患者临床资料及同期沈阳地区空气污染物中O3数据,探讨不同O3浓度下儿童急性荨麻疹患儿多项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应用SPSS21.0、Excel统计软件完成所有数据的整理、描述性分析、气象要素及空气污染物与荨麻疹患者就诊量间关系的初步分析,以及O3对儿童急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学指标影响的分析;应用R3.1.1统计软件定量评估两类要素对荨麻疹患者就诊量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统计结果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⑴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皮肤科门诊排在前两位的疾病为湿疹、痤疮,其就诊人数分别占到总门诊量的30.2%,14.6%,荨麻疹患者占总门诊量的6.3%,日均门诊量32.2人次。本研究共纳入荨麻疹患者35305例。研究期间,皮肤科门诊总量及荨麻疹病例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急性荨麻疹病例数(20884例)多于慢性荨麻疹(14421例);男性病例数(16626例)少于女性(18679例);15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占荨麻疹患者总量的54.6%。⑵气象要素、空气污染物数据: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三年间沈阳地区日平均气温8.15℃、日均最高气温13.95℃、日均最低气温2.50℃、日均相对湿度66.07%、日平均气压1003.48hPa、日平均风速23.34km/s;日均PM2.5浓度66.43μg/m3、日均PM10浓度111.79μg/m3、日均NO2浓度45.70μg/m3、日均SO2浓度62.27μg/m3、日均CO浓度1.00mg/m3、日均O3日最大8小时浓度108.38μg/m3。各项空气污染物的日均浓度值均未超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日平均浓度二级值,达到国家标准。⑶通过相关分析显平均气温、相对湿度、O3与荨麻疹患者就诊量间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平均风速间可能存在负相关关系,且具有一定滞后效应。⑷通过时间序列研究的广义相加模型分析显示,单因素分析中平均气温、相对湿度、O3单一滞后LAG0-LAG6、累积滞后LAG0_1-LAG0_6浓度值与荨麻疹患者就诊量间呈正相关。多因素分析分别纳入相对湿度、O3时,平均气温与荨麻疹患者就诊量关联性增强。纳入平均气温时,相对湿度与荨麻疹患者就诊量关联性增强;纳入平均风速、O3时关联无统计学意义。控制了平均风速,纳入其他要素,关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纳入平均气温,O3与荨麻疹患者就诊量关联性增强;纳入相对湿度及平均风速后,O3与荨麻疹患者就诊量关联性无统计学意义。⑸O3浓度较高的B、C组血清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AS)、血小板计数(PLT)值均低于O3浓度较低的A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高于A组,而B、C组间各值无显著性差异。三组急性荨麻疹患儿间血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①荨麻疹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外界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情况关系密切,且同一种要素对急性、慢性荨麻疹患者就诊量影响作用类似,急性荨麻疹患者对外界因素影响更为敏感。②平均气温、相对湿度、臭氧(O3)与荨麻疹患者就诊量间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效应可持续数日;平均气温与相对湿度、平均气温与O3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从而增加门诊荨麻疹患者就诊量。③嗜碱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可能参与荨麻疹的发病过程;高浓度O3可对儿童荨麻疹患者血清嗜碱性粒细胞及部分血小板参数值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爱国主义是指人和集体对祖国的一种支持态度,是影响国家发展以及民族进步的重要因素.爱国主义应该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的优秀品质,它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来源也是56各
教育部印发的第16条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此项规定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有人认为这是小题大做,老师批评学生天
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企事业单位办公不可缺少的工具,不仅提高了办公效率,更为单位节约了资源.信息化时代给企事业单位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安全提出了挑战.
当前,中外文化交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发展,越来越频繁,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对高校英语教学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如何培养一批能大力传播和宣扬中国文化的高素质英语专
本文以谢冰莹的《黄昏》英译本为例,分析了散文翻译中局部与整体,字词句与意境的结合,旨在探讨如何建构有形和无形使译文融会贯通,自然和谐.
教育批评怎样才能达到理想效果?艺术批评不失为“恰当方式”.教师批评学生,的确要讲究批评的艺术,下列经典案例或许对我们能有所启发.
在高中教育阶段,语文教学难度增加,而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在不断加大,甚至可能对枯燥乏味的语文课丧失兴趣,不利于高中语文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自愉快教学法提出以来,在教育领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心理学研究证明,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
Signaling pathways of gastric carcinogenesis and gastric cancer progression are being avidly studied to seek optimal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Among t h e m,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从教37年,一路走来直面课程改革,始终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断研读教育专家的文章、作品,感悟多多,收获多多.在作者自序时就能打动我的书很少,但雷夫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