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形象演变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089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貂蝉的文学形象,应该是始于元代的《三国志平话》。在这一时期,杂剧空前繁荣,貂蝉故事被大量地搬上了元代的戏剧舞台,出现了品目繁多的貂蝉戏。经过文学家和剧作家们的不断创作,貂蝉形象最终定型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从这些文学作品中我们清晰地看到貂蝉形象的流变,不仅折射出当时士人们的创作心理,而且体现出了在封建男权中心下女性悲剧的必然性。本文由此深入,探索貂蝉形象的成因及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貂蝉形象进行了研究:首先,按时间顺序阐述貂蝉形象在文学史上的发展演变轨迹,考察“貂蝉”一词的语义,貂蝉文学形象的出现和兴起,整理出貂蝉形象的文本留存状况。其次,结合貂蝉故事的文本,针对貂蝉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身份的逐渐丰富、貂蝉最终的结局等方面研究貂蝉形象的演变,详细阐述《三国演义》中貂蝉形象的塑造,说明该角色的传承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第三,引入作家创作心理,把貂蝉形象纳于时代背景之下,探讨男权语境下貂蝉形象的悲剧成因,探求貂蝉形象形成的内在根源,进而透析貂蝉形象背后的悲剧命运。最后,从貂蝉形象自身的女性特征出发,在更为广泛的层面上探讨这一形象对社会的现实影射,揭示其对中国女性传统的性别颠覆,唤醒女性的自我意识,引发后世文人对女性的思考,分析这一形象对女性文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影响。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公共教学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在我国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历程中,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一直也处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中。当下
针对建筑风场数值模拟,利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了与任意六面体同位网络系统相适应的压力校正方程,给出了详细的压力校正方程离散形式,编制了相应的建筑风场数值模拟程序WSB,对双坡屋
利用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SHPB)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了不同密度的开孔与闭孔泡沫铝在动,准静态下的压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开孔与闭孔两种泡沫铝静态和动态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均具
研究了基本型n参数d维随机游动的周期性和特征函数,得到了其周期性判别准则和其特征函数的一些性质.
讲述了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运行原理,根据其数学模型对其弱磁原理进行介绍.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通常使用PI调节器的方法,通过一系列坐标变换将交流量转为直流值,并用PI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