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9.3Li-1.79Al-1.61Zn合金超塑性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zhaohuihuang8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工业上所能得到的最轻的结构合金,Mg-Li合金具有很多优点,例如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减振性好、电磁屏蔽性好及优良的切削加工性能等。Mg-Li合金已经成为轻质合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超轻特性使其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3C产业、船舶工业、核能应用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Mg-Li合金由于绝对强度较低、热变形行为研究不足等缺点而限制了其大规模生产应用。因此,人们通过合金化、塑性变形等手段来提高Mg-Li合金的性能。本文从熔炼开始,通过在不同变形条件下进行拉伸试验,研究了Mg-9.3Li-1.79Al-1.61Zn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重点分析了合金高温变形超塑性特征。借助OM、SEM、XRD、TEM等手段,研究了合金变形过程中的晶粒组织和空洞演变规律以及断裂形式,并对析出相、位错和亚晶等显微结构做出分析。以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和动态再结晶组织为基础,构造了合金热变形本构方程、动态再结晶模型,并通过建立描述合金超塑性变形机理的本构模型,了解合金超塑性变形机制。另外通过在拉伸过程通脉冲电流的方式进行合金电致超塑性的研究,从而研究脉冲电流对合金力学性能、晶粒组织和其它微观结构(析出相、位错、亚晶)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熔炼、轧制、退火工艺制备含有α-Mg相和β-Li相的新型Mg-9.3Li-1.79Al-1.61Zn合金板材。在室温和温度473K-573K,初始应变速率1.67×10-4s-1-1.67×10-2s-I条件下进行拉伸试验,并在温度573K,初始应变速率1.67×10-4s-1时获得617.6%的最大延伸率。(2)根据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分析了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计算得到各个温度下的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值。对合金超塑性变形过程中的晶粒组织演变、空洞演变和微观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3)建立Mg-9.3Li-1.79Al-1.61Zn合金热变形本构方程,得到不同变形条件下的激活能Q值。结合各个变形条件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和动态再结晶组织,构建动态再结晶模型(包括动态再结晶动力学和晶粒尺寸模型),用于说明变形条件对合金动态再结晶的影响。(4)得到应力指数n,晶粒尺寸指数p以及变形激活能Q值,建立描述Mg-9.3Li-1.79Al-1.61Zn合金超塑性变形机理的本构方程。结合晶粒组织、位错及亚晶,分析Mg-9.3Li-1.79Al-1.61Zn合金超塑性变形机理。(5)研究了Mg-9.3Li-1.79Al-1.61Zn合金的电致超塑性(ESP),从而了解脉冲电流对合金力学性能、动态再结晶组织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得出在适当的脉冲电流参数下,电流可以改善合金的塑性和细化晶粒。通过对位错等微观结构的分析,从而从微观上解释得到的实验结果。
其他文献
本文对混凝土冻融破坏的研究成果予以简要的回顾,就混凝土的饱水程度及其与抗冻性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合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质量变化,用饱水程度和局
在本次研究中,本文将详细介绍一条提高通信传输网容量的方法,并介绍了规划的关键技术.总体而言,本文所介绍的方法最大程度上保障了通信传输网的容量,具有技术先进性,因此值得
伴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在企业对财务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将管理会计的应用作为突破口,建立财务共享平台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有
本课题采用固液半连续复合铸造法制备不锈钢-纯铝空心管状靶材。首先根据不锈钢/纯铝铸造复合的特点,创建描述复合铸锭铸造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商业软件Fluent模拟了复合铸
“合伙企业”是一种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在适应税收政策方面,与传统企业公司有明显的差别,由于现下合伙公司在我国诞生时间不长,因此在税务规划方面缺少经验,本文之中笔者结合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膜是脱醇渗透蒸发膜的典型代表之一,它可以把乙醇从其稀水溶液中优先分离出来,因而它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工业废水处理具有很大意义。为了提高PDMS膜的分离性能,人们做了大量的改性工作。 本文采用填充改性的方法,把具有亲油性的碳黑引入PDMS膜基体中,制备了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渗透蒸发膜,以期使PDMS膜的分离性能得到改善。 在课题工作中,首先将未处理的碳黑引入PDM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各类通信技术不断进行优化革新,尤其是针对短波通信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短波通信是信息化作战指挥中的重要联络方式,提升其抗干扰能力,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