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理应积极面对新挑战,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最新战略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优化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增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辐射效应。引入遵循效益为原则的资源配置机制,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探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分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为优化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提供有效对策,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相关概念、配置主体、客体以及配置方式,梳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理论基础。选取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作为效率测度方法,将模型与超效率模型相结合,测算出36所湖北省高职院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非有效,24所有效。分析出湖北省各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江汉平原以及鄂西南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较高;鄂东南、鄂东北、鄂西北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在效率测度的基础上,提出各项影响因素对配置效率的作用,并釆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以及维度划分。结果表明,外部经济环境以及内部办学水平两大影响因素对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起着正向作用。基于前面规范分析,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依托外部经济环境调整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格局,加强高职院校教育经费的监管力度,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人力资源配置,引入遵循效益原则的资源配置机制,搭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