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等方面。旅游的季节性波动是关乎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广东省国内外过夜游客数的季节性特征及气候时空影响机制,首先构建TBATS状态空间模型提取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旅游季节性,进行旅游季节性周期对比和季节性波动趋势分析,其次采用K-means聚类算法确定城市相似季节性集群,使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相对季节指数衡量了各城市的季节性强度,探究指数的特点,最后建立GWR模型和GTWR模型,对广东省旅游季节性气候时空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广东省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数据存在季节性波动,超过七成的地级市的季节性具有双日历效应。在分析我国旅游季节性波动时应把农历效应纳入考虑,从而更好地提取复杂时间序列季节性特征,把握旅游发展趋势。(2)从广东省旅游相似季节性集群上看,旅游季节形态具有六个模式,这些模式在地理上表现出空间分布特征。(3)通过对比季节强度指数可发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别侧重于中等、高等观测值的波动,相对季节指数与高峰波动及其分布密切相关。测量旅游季节性强度时,应考虑需求侧重点和季节性的波动分布特点选择合适指数。(4)实证研究表明,带暑期GTWR模型拟合优度最高,对旅游季节性的气候影响解释精度更高。模型既可以避免假期所导致的气候系数虚假趋同效应,又能有效识别气候影响的时空相关性和异质性。大部分城市的温度和天气对旅游具有相似作用机制,风力影响不显著。广东省旅游季节性受到气候影响与当地所处的经纬度以及是否沿海高度相关,影响的程度与粤东、粤北、粤西和珠三角地区的划分相似,粤东和粤西地区受到气候影响较大,旅游季节波动明显;而粤北和珠三角地区的气候影响效应较小。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从统计角度,为减小广东省旅游季节性波动和发掘淡季潜在市场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