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已经成为强劲的历史潮流,推动着全人类的发展进步事业。其中,如何处理市场经济与国家政权、特别是与执政党的关系,使执政党有效应对市场经济考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是政党政治下各个国家应该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同时,对于政党与市场的关系、特别是执政党应对市场经济考验问题的理论研究并不深入,是值得研究者多角度、多层次、多框架分析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面对这样一个宏大的题目,本文摘取生产要素中的资本、劳动力、资源及其结合这一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基本前提为基点,探讨在当代中国,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以使各种生产要素充分参与分配,是否带来了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这些影响对于作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哪些考验,中国共产党能否以及怎样在遵守市场经济法则和规律中应对考验。本文由导论、正文、结语及参考文献和后记部分组成。导论部分,包括问题的背景与意义、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三节。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市场经济的生产要素分析入手,通过生产要素学说的比较、1949年以来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演进过程的分析,指出生产要素的构成及相互结合使执政党面临着来自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权贵资本和城乡差距三个领域的考验。第二章,考察资本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相结合条件下,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领域给中国共产党带来的考验,并以浙江传化集团党的建设为例,初步梳理出应对考验的举措。第三章,考察资本要素与资源要素相结合条件下,权贵资本给中国共产党带来的考验,指出权贵资本的特性、产生原因及其破坏市场机制所带来的考验。第四章,考察劳动力要素与资源要素相结合条件下,城乡差距给中国共产党带来的考验,可以通过中国共产党有效的利益代表与利益综合予以化解。结语部分,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中国共产党应对市场经济考验的思路和途径。即通过劳动力与资本的有机结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通过资本与权力的合理区分,规范权力运行边界;通过劳动力与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利益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