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12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岁末,武汉“1+8”(武汉、鄂州、黄冈、黄石、咸宁、仙桃、潜江、天门、孝感)城市圈被国家批准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这意味着中部地区城市圈已逐渐成形,城市圈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单元。但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会导致对各种资源的高需求,而土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在数量上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城市圈发展需求,因此,转变粗放的用地方式,提高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已经日渐成为当今重要的战略议题。本文首先在对国内外城市圈发展及土地利用结构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的概念;并对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进行了理论分析,包括城市圈发展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地租理论、政策影响和聚集效应理论下城市圈土地结构的形成机理;产业状况、交通条件、自然因素和政策制度对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的影响;以及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评价对城市圈发展的指导作用,和其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并在此背景下,构建了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评价的模式,该模式能较好的体现城市圈土地利用的系统性、演化复杂性及土地政策的重要性等特点。其次,在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武汉“1+8”城市圈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实证分析,运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的概况。并以此为基础,运用数据包络法和附带约束条件的DEA模型,对武汉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进行测算,并从测算结果、结果值比较、土地结构效率变化差异以及结构调值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了武汉城市圈的土地结构效率。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未达到最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作为核心城市的武汉市,其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以及土地结构效率明显高于圈内其他城市;圈内城市土地结构效率的差异在逐渐缩小,武汉城市圈土地结构演化正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最后,在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理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武汉城市圈土地结构存在的问题,从强化土地利用规划、以两型社会发展目标为指导、加强城市圈创新发展和城市间产业关联、加强城市圈交通一体化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文章论述了磷、磷酸、磷酸盐世界主要国家及我国的生产能力、产量、应用概况及发展趋势。
采用一种含碳络合物为湿法磷酸除铁剂 ,研究了除铁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除铁效果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 ,除铁滤液经二次处理 ,结晶磷酸三钠质量可达
<正>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按照《关于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三五"规划体系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工业
对当前国内外各种硫酸锰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综述,剖析了高温焙烧法、酸浸法、两矿加酸法、二氧化硫法的优点及不足,并介绍了日本独特的硫酸锰生产工艺。同时也对中国硫酸锰工业
目的探讨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相关因素,以利于早期诊疗及护理干预。方法对385例以运动发育落后为主要症状而就诊的患儿临床检查,视患儿情况分别给予生化检查、头颅MRI检查、心脏
介绍了红磷阻燃剂的基本特性与应用及微胶囊化技术,研究了微胶囊化技术在红磷阻燃剂中的应用,探讨了微胶囊红磷阻燃剂目前所存在的优化包覆、白度、粒度、复配协效、相容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研员担负着比教师更高的教育公共责任,眼中不能仅有课。教研员首先应当树立“大教育观”,应当眼中有学生,眼中有教师,应着眼学校的整体发展。
企业是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其存在的合法性依据应当就是其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但在传统的经济理论和实践中,赚取利润事实上成为了企业追逐的唯一目标,再加上政府的不
在氯化钠重结晶过程中加入某种添加剂,以改变氯化钠晶形,使其成为能较好抗结块的结晶体。以自贡井盐为原料,采用恒温间歇操作蒸发结晶器,通过向结晶溶液中添加种类不同、质量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被认为是最为环保的一种深度氧化技术。目前研究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多为人工合成,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天然半导体矿物分布广泛、价格低廉,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