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到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突破10000亿美,稳居世界第二。我国外汇储备在如此高额规模的基础上仍保持大幅增长,这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巨额的外汇储备在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影响。对于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进行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已成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对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阿格沃尔模型,并对其进行修正,然后运用该模型对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我国目前实际外汇储备规模偏大的结论。基于这一结论,进一步深入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超额增长的原因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减少外汇储备的负面影响,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序言,提出本文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框架。第二章对国际储备和外汇储备进行概述,并分析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定义及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目标区。第三章主要对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确定的模型进行评述。这些模型包括:比例分析法、衣橱理论、成本收益分析法、需求函数分析法。通过对各模型的评价,选择出适合中国的阿格沃尔模型。第四章主要根据中国特点,修正阿格沃尔模型,运用修正的阿格沃尔模型,对中国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实际外汇储备比适度外汇储备的上限多出60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过度。第五章分析中国外汇储备过度规模的原因和经济影响。造成中国外汇储备过度规模有直接原因、制度原因和根本原因;中国外汇储备过度规模对经济有积极影响,也存在消极影响。第六章提出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政策建议。认为这些政策建议的实施,将有助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适度的状态。第七章为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