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事件中的公民权利保护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8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不断恶化,现已经进入突发环境事件频发阶段,因此各国政府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治理。由于突发环境事件的特殊性,政府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过程中享有一定的行政应急权,这种权力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能够及时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侵犯公民的权利,从而突发环境事件中公民权利保护引起各国的关注,我国也不例外。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引发一种非正常状态,即行政应急状态。在行政应急状态下,公民权利的保护涉及到的主要是行政机关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中对行政应急权的规范与公民权利保护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行政应急权的集中性、扩张性等自身的特点,再加上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的复杂性与紧迫性,造成了行政应急状态中应急权力的模糊性与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如果不对其进行规范与限制,就很容易出现行政应急权侵害公民权利的情况。另一方面,突发环境事件中,公民权利遭到行政机关的侵害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救济,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行政补偿能否在行政应急状态下正常运行在理论与实践中还存有一定的争议,如果不能通过有效的途径来维护公民的权利,想最大化地保护公民权利就很难实现。纵观国外一些国家,如美国、日本,应急法制起步较早,也更多地体现出了公民权利的保护,其原因就是应急法制、体制、机制相对比较完善,为公民权利的保护提供了保障。而我国的突发环境事件中的公民权利保护的立法比较分散,还未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虽然《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更多地体现了公民权利的保护,但还是难以克服在突发环境事件中行政应急权的限制与公民救济制度方面的缺陷。要想更好地保护突发环境事件中的公民权利,在行政应急权的限制方面,就要使行政应急权获得明确且充分的授权,并确立其底线,再以权力的审查与监督机制为保障。在公民权利的保护方面,首先要明确基本的人权原则,其次,要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制度的完善来完善公民权利的救济制度,使其在突发环境事件中也能正常运作。而突发环境事件中行政应急权的限制与公民权利的保护只有统一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制,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权利,所以,还要通过完善突发环境事件的法律体系与应急机制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制得以完善,才能最大化地保护公民的权利。
其他文献
通过对武汉市两所幼儿园的问卷调查发现,家园合作中父母已经认识到自己对子女的义务和责任,在家园合作中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并且十分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情
新世纪以来,进城农民工题材小说的创作形成了一股热潮。本论文以该类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流散文学中文化身份为理论基点,探讨进城农民工的文化身份问题。论文共分绪论、第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任务、实施途径、基本原则、组织领导等提出了要求。归纳起来,中小学心
幼儿交往能力缺失与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师的关注与指导有关。提高幼儿交往能力,家长应重视为幼儿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教师应创设条件促进幼儿交往,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共
陈与义是两宋之交的一位杰出诗人,前人对其诗歌的研究可谓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果,但仍有不足。本文拟从陈与义诗歌的思想内涵及陈与义对杜甫、陶渊明、韦应物、柳宗元的继承方
作为一名人文作家,格非极为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他力求以一种客观而真诚的叙事立场烛照当下欲望化的社会现实,并为个体存在的价值寻找一种尺度。由于格非的小说创作大量涉及
本文主要研讨沈谦对《文心雕龙》之“文学原理”、“批评素养”与“批评态度”、“批评方法”的阐释、剖析和论述。以沈氏所著《文心雕龙之文学理论与批评》一书为切入点,整
新课改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学习观,这对教育、教师、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不再是过去的传统“教书匠”,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社会正在步入制度社会。制度社会需要制度更需要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和生活环境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住所的安全性需求越来越高,这使得家居安防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现代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强大支持下,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