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地区居民COPD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组具有气流阻塞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阻塞不完全可逆,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反复发作,可进一步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是一种可以预防治疗的慢性疾病,COPD的发生与有害气体或颗粒引发的气道和肺组织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严重损害患者健康及劳动能力,增加社会经济负担。COPD患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增高,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表明,COPD已跃居人类死因第四位,预计到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将上升为全球第五位致残原因和第三位致死原因。国内初步统计,城市人口十大死亡原因中,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COPD)已位居第四位,农村则是第一位。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患病率为8.2%,患病人数达4000万,2000年统计当年COPD死亡人数达128万,平均每分钟就有2.5人死于COPD。  COPD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除目前公认的气道、肺实质、肺血管慢性异常炎症外,肺部的蛋白酶与抗蛋白酶失衡、氧化与抗氧化失衡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也是COPD患病的重要因素。环境因素导致的肺与呼吸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COPD的发病的关键环节。  目前认为环境和宿主遗传两大主要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COPD的发生。吸烟、职业暴露于有害气体及颗粒、使用生物燃料取暖或烹饪造成的室内家庭环境污染、室外空气污染如灰霾等是重要的环境因素。α1抗胰蛋白酶(α1—AT)缺乏是目前研究较多的遗传因素。另外,气道高反应性、出生时低体重、儿童期呼吸系统疾病、体重指数、文化层次、经济收入水平及社会地位等均认为与COPD的发病有关。由于该病患病人数众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造成大量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已成为目前日益严重的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而确定其患病的危险因素,是制定防治策略的首要条件。  本研究拟在泰安市中心医院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确定泰  安地区COPD发生的主要的危险因素,为本地区COPD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对象及方法:  本次研究以泰安市中心医院为调查现场,于2013年9月到2014年12月期间,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泰安市中心医院的经诊断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GOLD)诊断标准的泰安地区COPD患者及同时期在该医院非呼吸科就诊的本地区患者进行病例与对照的调查,对照组年龄配比±3岁范围内,除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心功能不全。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吸烟年限、日吸烟量、开始吸烟年龄、是否戒烟)、职业暴露史、儿童期呼吸道感染、过敏史、高血糖、文化层次、经济收入水平、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以及CO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情况作为调查内容。  采用按年龄±3岁进行1:l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409对研究对象来源于2013年9月到2014年12月泰安市中心医院的泰安地区COPD患者及其对照者,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资料完整的COPD病例409例,对照人群409人,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  单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800,95%CI:1.387-2.348,P<0.01)、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OR=4.343,95%CI:2.837-6.656,P<0.01)、吸烟(OR=2.855,95%CI:2.143~3.806,P<0.01)、吸烟年限>10年(OR=2.720,95%CI:2.040~3.619)、日吸烟量>10支(OR=2.249,95%CI:1.600~3.159,P<0.01)、开始吸烟年龄≤20岁(OR=1.907,95%CI:1.139~3.197,P<0.05)、职业暴露(OR=2.467,95%CI:1.774-3.443,P<0.01)、儿童期呼吸道感染(OR=10.399,95%,CI:5.948-18.181,P<0.01)、过敏史(OR=4.786,95%,CI:1.743-4.848,P<0.01)、高血糖(OR=1.903,95%,CI:1.437-2.518,P<0.01)为泰安地区COPD患病的危险因素。  趋势卡方检验证实,吸烟水平跟COPD的发病存在明显相关,二者为剂量反应关系。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吸烟年限>10年、日吸烟量>10支、儿童期呼吸道感染、过敏史、高血糖、职业暴露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皆是泰安地区男性和女性人群COPD发生的共同的危险因素,吸烟水平与COPD的发生呈剂量反应关系。而吸烟年限>10年、日吸烟量>10支的女性COPD患病风险比男性更高。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OR=4.030,95%CI:2.410-6.734,P<0.01)、吸烟(OR=2.637,95%CI:1.842-3.761,P<0.01)、职业暴露(OR=2.386,95%CI:1.630-3.501,P<0.01)、儿童期呼吸道感染(OR=2.101,95%,CI:1.1.472-3.008,P<0.01)、过敏史(OR=3.855,95%,CI:1.001-2.321,P<0.01)、高血糖(OR=1.520,95%,CI:0.1.02-2.105,P<0.01)男性(OR=1.597,95%CI:1.123-2.262,P<0.01)为COPD的危险因素。而高体重指数(OR=0.182,95%,CI:1.35-2.65,P<0.01)、高文化层次(OR=0.458,95%CI:0.267-0.776,P<0.01)和高经济收入水平(OR=0.375,95%CI:0.147-0.539,P<0.01)是本地区COPD的保护性因素。  结论:  1、性别、吸烟、职业暴露、高血糖、儿童期呼吸道感染、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为泰安地区居民COPD患病的危险因素。  2、吸烟水平与COPD呈剂量反应关系,COPD患病风险随吸烟水平增高而增高。  3、吸烟人群中女性COPD患病风险大于男性。  4、高体重指数、高文化层次和高经济收入水平是本地区COPD患病的保护性因素。
其他文献
氯酚(CPs)是常用的消毒剂、杀虫剂、除草剂和木材防腐剂,在工农业中大量使用,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CPs具有毒性,经口、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体内,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美国
本文基于对近3年X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统计,厘清了该校学生网络舆情的数量、月份发布、内容和类别等特点,分析了其网络舆情的生成原因,并基于解决舆情实际问题、健全学生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