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晋西黄土高原旱作果园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使得果树生长与降雨的季节分配存在错位现象,造成果园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从集雨补灌的角度出发,对补灌条件下果树耗水以及产量变化进行研究,主要探讨以下问题:●气象因素特别是降水与果树产量的关系●不同补灌处理对果树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同补灌处理条件下果树耗水规律以及水分利用效率●依据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提出初步的补灌制度主要研究结果:●春季(3-5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8.0%,此时正值果树萌芽开花期,降水不足会对果树的开花、坐果、果实生长产生影响。3月、5月、8月为果树萌芽期、幼果生长期、果实迅速膨大期,通常是苹果、梨年生长发育的水分敏感期和临界需水期,此阶段的降水量影响果树最终产量。●春季以及夏初(4月上旬~6月下旬)是土壤水分强烈失墒期,该阶段末果园土壤水分含量达到最低值为6%~8%。补充灌溉可以缓解该阶段的土壤水分亏缺。●果树生长季的耗水高峰出现在6月下旬~8月下旬,蒸腾耗水随着降水以及补充灌溉量的变化而起伏,果树耗水多少表现为高补水>中补水>低补水>对照,果树水分生产效率以低补水为最佳。●随着补水量的增加,果树的生长发育如新梢生长,果实产量都有明显增加,补水量大,增加越明显。但高补水对果实品质的提高不明显。●对不同补灌处理果树经济效益的研究表明,在集雨补灌的条件下,按照低补水的标准补灌经济效益最佳。进而提出旱作果园适宜的集雨补充灌溉制度,即一年可以补灌2~3次,干旱年1次补灌量苹果园为76m3/hm2,梨园为51m3/hm2。平水年1次补灌量苹果园为51m3/hm2,梨园为34m3/hm2。建议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当年果园土壤墒情,灵活确定补灌水量以及灌水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