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内烯反应和苯环参与的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合成γ-内酰胺衍生物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内烯反应和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是有机合成中两类极为重要的有机反应,可以高效地形成碳碳键,是构建环状结构的有力手段。本论文主要研究分子内烯反应和苯环参与的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合成γ-内酰胺衍生物。本论文第一章主要叙述了烯反应和Diels-Alder反应的机理,讨论了苯环参与的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的影响因素,活化基团对分子内烯反应的影响,分子内烯反应的立体化学,并简单介绍了分子内烯反应和苯环参与的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在合成上的应用。本论文第二章简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即合成不同结构的底物并着重考察其分子内烯反应和苯环参与的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的情况,同时合成结构复杂并且高度取代的γ-内酰胺衍生物。基于这个研究目的,在本论文中,通过合理的路线设计,合成了多种结构不一的酰胺连接的1,6-二烯化合物。乙腈为溶剂,封管加热条件下,酰胺连接的1-甲基-或7-甲基-1,6-二烯底物(2.37a-d,2.40b-c)都可发生分子内烯反应,对于1,7-二甲基-1,6-二烯底物(2.40a)则受7-位活化基团的影响,生成区域选择性烯反应产物;而酰胺连接的1-苯基-7-甲基-1,6-二烯底物,当苯环上连有弱吸电子基团或推电子基团(2.37e-h)时,只发生烯反应,当连有强吸电子基团硝基(2.44)时,主要生成苯环参与的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产物。N_烯丙基-2-香豆素甲酰胺类化合物(2.52)则发生苯环参与的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及逆Diels-Alder(?)兑CO2反应,当烯丙基的3-位连有酯基(2.52a-d)时,得到单一产物;但当烯丙基的3-位只连有甲基(2.52e-g)时,该反应产物产率很低,而又出现了分子内烯反应产物。此外,通过对上述反应产物的进一步修饰,得到了高度取代的Y-内酰胺和含有六元环内酯结构的四环γ-内酰胺衍生物。通过单晶衍射,确定了其中四个产物的绝对构型;通过核磁氢谱,核磁碳谱,红外光谱,质谱等分析手段,推测出了其它产物的结构。并提出可能的反应机理对实验结果作了分析探讨。论文最后部分列出了主要的实验步骤、中间体和产物的结构表征数据、参考文献、主要化合物的1H NMR和13C NMR谱图及X-射线单晶衍射的解析数据。
其他文献
随着语音识别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语音识别的重要环节-语音信号增强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介绍了语音信号增强技术的背景,对传统双麦克风降噪方法、波束成形技
本文以行为生命周期假说为理论基础,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了农户各种不同来源的收入对其家庭人均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各种不同来源收入的消费倾向之间存在明显
根据214国道花石峡长石头山连续多年冻土湿润性地段的自然地理及地质水文条件,对该区在分别修建不同高度的沥青、水泥混凝土、砂砾路面后路基的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与试验路段的实
聚烯烃在高分子材料中是产量最大、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乙烯与α-烯烃和极性单体的共聚物是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熔点低、结晶度低、密度低,柔韧性和加工性能好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大幅提高,但西方世界质疑与反对中国的声音却从未消失过;同时,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在诸多领域的发展陷入
表情包已成为一种新的网络表达方式,其上承载着制作者的智力成果,应当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但普通网民的权利义务意识淡薄,表情包制作、传播和使用尚未形成成熟的机制,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战略思想。"中国梦"体现在我国外交战略上就是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互利共赢、参与全球治理之梦。"
由于石墨烯优异的理化性质,将其与有机涂料复合以提高涂料原有性能,这已成为防腐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论文采用石墨烯纳米片(Gnps)对环氧富锌(ZRE)进行改性处理,制备出Gnps在涂层内分散良好的Gnps/ZRE复合涂层。利用拉曼光谱、扫描电镜、盐雾试验及电化学技术等表征、测试手段,探究Gnps(0.5wt.%)对不同锌粉含量(10,40,70wt.%)ZRE(0.5Gnps/ZRE)防腐性能的定量
以江苏省1990—2011年的经验数据为基础,运用状态空间模型考察FDI对江苏省能源效率的动态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实证结果显示:FDI对江苏省的能源效率存在较稳定的正向影响,且近些
利用我国1953~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与资本融合在一起的技术进步(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产业结构以及能源价格对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全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