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是一种富有原始性、生态性、质朴性的场所,也是农耕文化的发源传承地。乡村生态旅游已成都市群体热衷的旅游活动形式。科学合理的评价旅游资源对客源市场的挖掘、乡村的整体定位、旅游活动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浙江省上虞为对象,围绕评价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活动进行研究。这不仅丰富了长三角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也对上虞的资源评价和旅游开发实践活动起到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容,归纳了国内外此类研究情况。基于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研究了浙江上虞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状况。全面了解研究对象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概况,为旅游开发活动做铺垫;调研全市生态旅游资源,比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一2003》分类,得出有7个主类,21个亚类,51个基本类型,250个旅游单体;确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和评价综合层、因素层、因子层,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赋值法对资源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总体得分7.3258,等级良好,具备开发潜力。通过游客调查问卷,分析来虞游客构成情况、消费观念、行为特征,挖掘潜在市场;走访询问当地社区居民,分析社会居民对生态旅游开发的认知深度,支持力度,参与程度,得出已能初步认知旅游活动的收益和付出代价,但参与旅游开发程度偏低,只有少数居民有类似经历;结合旅游环境容量理论,通过计算旅游生态能力、空间容纳、设施接待、社会心理容量四类,进而整体评估上虞市整体的旅游容量情况,来预测未来游客接待量,并提出相应对策;分析上虞旅游开发状况的存在的优、劣性,面临的机会、威胁,且制定SWOT分析战略模型。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制定上虞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原则和发展对策,针对上虞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开发潜力,为上虞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活动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