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拉蒂·穆克尔吉小说《詹思敏》中主人公詹思敏的身份危机及第三空间的建构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ai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芭拉蒂·穆克尔吉作为一位知名的印度裔美国作家,十分关注少数族裔,尤其关注在美国生活的印度女性。穆克尔吉的大多数作品描述了第三世界人民移居到西方国家的的经历和感受。小说《詹思敏》中的女主人公,作为一个来自第三世界的非法移民,在美国历经诸多磨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第三世界女性饱受父权制以及殖民主义的压迫,基于此,她们已经失去了生存空间。本论文的理论核心是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第三空间旨在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之间建构一个混杂、罅隙与可协商的空间,为身份建构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论文致力于研究詹思敏如何通过建构第三空间来应对身份危机。本论文由四章构成。第一章是对芭拉蒂·穆克尔吉,小说《詹思敏》,身份以及第三空间理论的介绍。第二章主要讨论了詹思敏在父权制以及美国主流社会遭遇的身份危机。作为女性,詹思敏被印度封建社会的父权制所压迫,并对自己成为一个现代女性还是遵守封建传统的女性产生困惑;作为在美国社会生活的非法印度移民,她不能完全被美国人接受,导致她深深的身份困惑。第三章分析穆克尔吉是如何通过塑造詹思敏这一人物形象以及叙事技巧的运用来构建第三空间。第四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结论是:移民,尤其是曾经被殖民国家的移民,想要解决身份问题是极其困难的。理论意义上的第三空间能否在现实社会中创造一个和谐的空间来解决第三世界移民的身份危机并使其获得生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其他文献
公司简介向读者提供公司的基本情况,以树立良好公司形象,劝说读者购买其产品和服务或者加盟。然而公司简介并未受到语言学界应有的重视,国内研究者对公司简介的研究角度也只局限
多丽丝.莱辛(1919-2013)由于其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在2007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的小说作品主题广泛,涉及了如种族主义,殖民主义,女性主义以及苏菲主义等方面。莱辛的文学成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领域的文化转向,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视角转移到了翻译与社会、经济、政治等外部因素的联系上,于是“意识形态”、“赞助人”、“操纵
《所罗门之歌》是莫里森创作的九部小说中唯一的一部刻画男性主人公的作品。自1977年问世以来,该作品由于在政治思想,社会观念,语言及艺术手法运用上的自由性受到国内外评论界的
学位
众所周知,作为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语言技能之一的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大部分高中生的写作成绩总体上是令人失望的。影响英语写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学生
在文学作品中,文体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因此对文学翻译工作者来说,如何恰当地处理文学作品中的文体特征关系到翻译工作的质量甚至成败。然而在文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