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装策略在提高T1 MRI造影剂弛豫率中的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70年代磁共振成像(MRI)首次应用于人体诊断。作为一种非侵袭性的医学成像手段,MRI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深层组织穿透性强以及无辐射损伤等独特的优势,引起了分子影像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含钆MRI造影剂是一类能够增强成像清晰度和对比度的体内诊断试剂,能够极大提高质子的弛豫速率、缩短弛豫时间。然而,临床上常用的小分子造影剂,如马根维显、普海司等普遍存在弛豫率低、选择性差以及成像效果不足等缺陷,人们对于新一代弛豫率高、安全稳定的MRI造影剂的临床需求越来越迫切。将小分子造影剂与聚合物共价链接而得大分子造影剂可提高其弛豫率,但大分子造影剂的制备纯化一般较复杂,且大分子造影剂在完成造影任务后不容易代谢排出体外,从而造成累积毒性。本论文试图通过两亲性含钆小分子配合物的自组装的策略来提高其弛豫率。结果表明:两亲性含钆小分子配合物成为胶束团聚体后弛豫率会发生突变式增加,同时非共价组装的方式也有利于通过解组装将钆及时排出体外。论文第一章绪论详细介绍了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依据SBM理论探讨了提高含钆造影剂弛豫率的相关思路,以提高内层配位水分子数和增大分子旋转相关时间为主,同时介绍了近年来两亲性含钆MRI造影剂的研究现状。第二章详细描述了一类基于Gd-HP-DO3A的不同链长烷基链修饰的中性两亲性含钆小分子配合物的合成过程,以及相关胶束造影剂的制备、形貌和稳定性研究。第三章对合成的疏水链段碳原子个数从12到18的四种胶束造影剂进行了弛豫率测试和体外成像研究,同时对其进行了体外金属转移化反应、游离钆离子测试以及细胞毒性测试等实验评价其潜在安全性。以自组装策略制备的Gd(HP-DO3A)-C16胶束造影剂具有远大于临床小分子造影剂的弛豫率(14.5 mM-1s-1,128 MHz,25℃)、极低的临界胶束浓度(30μM)、优良的水溶性(60 mg/mL)、良好的稳定性及较低毒性,对于开发新型高效稳定的MRI造影剂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正> 在萨彦岭—舒申斯克水力发电站水坝的建设中,主要是使用苏联动力部动力工程组织设计院研制的翻转式料斗来进行坝体混凝土的浇灌工作。这种料斗装有双颌式手动扇形闸门,
<正>客家与客家文化这两个词,现在大家都很熟悉。因为报刊杂志上经常可读到谈客家和客家文化的文章,也经常有某地举行客家联谊会、客家学术讨论会的报导。但是若问到底什么是
<正>"氤氲缭绕的烟雨湖边,羽色粉红的朱鹮款步而至,时而展翅掠过血色夕阳,时而以赤色脚掌轻打涟漪,恬静唯美、优雅高贵……"这令人心醉的诗意画面展现在国家大剧院歌剧厅舞台
《白鹿原》自1993年发表以来,就在文学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白鹿原》是一部富有哲学意味的史诗,它镌铸在文学史中,永远地具有活的生命和灵魂。本文试图通过白鹿原
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软土地区某中心岛顺作、周边逆作的超大型深基坑进行分析,计算中假定土体为横观各向同性体,考虑土与结构的共同作用以及土体分层、分区开挖和支护结构分
目的:观察手法牵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足下垂、内翻疗效。方法:选取4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和基
针对太阳能储热系统容量配置进行设计优化。对相同地区建设的同规模太阳能光热电站,在储热时间从0变化至8h的情况下,分析此光热电站的SCA回路、年发电量、占地面积、镜场投资
工业机器人是柔性制造系统的关键模块,但故障率高且故障十分隐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柔性制造系统的普及应用.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和Petri网理论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建立工业机器
王实甫的《西厢记》充满了创造精神 ,他所张扬的“有情” ,极具民主思想意义
介绍了库区超大面积钢纤维混凝土结构层、骨料耐磨面层一次成型的特殊地坪综合施工技术以及施工中为防止地坪沉陷而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