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进行研究。材料与方法:根据临床症状与相关检查已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34例为病例组(A组),并选取性别与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2例作为对照组(B组)。记录右室心尖四腔切面二维超声心动图,应用Echo-PAC工作站中二维应变软件检测右心室心肌各节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收缩峰值应变率、舒张早期应变率、舒张晚期应变率、收缩峰值速度及位移,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A组与B组间相比较,A组右室室间隔、游离壁各节段及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较B组低,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内游离壁各节段间纵向收缩峰值应变有差异性,表现为基底段最大,心尖段最小,但室间隔各节段这一规律不明显。(2)A组的室间隔、游离壁各节段及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率、舒张早期应变率和舒张晚期应变率均小于B组(P<0.05)。A组与B组内游离壁各节段不同时期纵向应变率均具有差异性(P<0.05),同应变一样基底段应变率最大。(3)A组与B组右室游离壁、室间隔各节段的纵向峰值速度及位移有差异性,且A组均较B组低(P<0.05)。(4)A、B两组右室整体纵向收缩峰值、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应变率均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与年龄呈负相关性(P<0.05)。而A、B两组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1、本次研究应用2D-STI评价肺心病患者右心室心肌功能发现,患者右心室整体及各节段收缩、舒张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2、右心室整体纵向收缩峰值、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应变率变化均受年龄影响,与年龄呈负相关。而右室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