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为完善我国护理教育及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学生专题小组讨论、德尔菲(Delphi)法,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研究。结果:①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课集中上课时间安排在第一学期的选择率为80.0%,总学时数中401-600学时的选择率为76.7%。共设置31门理论课程,(其中18门必修课,13选修课)重要性评分均数波动在3.47-4.70之间,满分比波动在0.00-0.70之间,变异系数波动在0.10-0.28之间。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习医院等级要求中三级甲等或以上的选择率为100%,实习医院类型中教学型医院的选择率为100%。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用导师组制,导师组人数中4-5人的选择率为86.7%,导师组人员构成中学院指导老师(包含护理及其他专业方向的指导老师)、临床护理人员、临床医生的选择率为96.7%。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指导老师科研能力要求中至少要有院级课题的选择率是100%,学历要求中本科的选择率是73.3%,工作年限要求中10年或以上的选择率是83.3%,职称要求中副主任护师的选择率是86.7%。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实习的总时间中24-30个月的选择率是83.3%。在其专业方向科室轮转的时间中10-12个月的选择率是100%,另需配合轮转的基本科室个数中4-5个的选择率是73.3%。可供选择的基本科室有9个:心血管科、呼吸科、ICU、急诊科、普外科、肿瘤科、手术室、康复中心、护理部;重要性评分均数波动在3.80-4.70之间,变异系数波动在0.10-0.19之间,满分比波动在0.10-0.70之间。结论:本研究以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为依据,根据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总体要求及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构建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包括理论课程和临床实习。在理论课程中得出理论课程的总体安排情况、18门必修课及参考学时数、13门选修课。在临床实习中得出总体实习安排、实习医院、导师、实习时间、轮转科室相关要求及9个配合轮转科室及参考轮转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