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鲁文化与晋文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先秦时期两种影响深远的地域文化——鲁文化与晋文化,它们都根植于西周文化的母体,与所封之地的文化相融合,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巨大的发展,成为构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各种地域文化异彩纷呈。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时期,而且先秦时期的地域文化呈现了由多元向一体转化的特征。从学术文化的角度讲,各种学派互相争论,互相交流,也是通过各地域文化的交流进行的。受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限制,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薄弱,造成了地域文化的存在。周初大分封,形成了许多诸侯国,地域文化的发展与当时的封国制度相联系,形成了以封国疆域为地理环境,以殖民文化和当地土著文化相结合为特点的新地域文化。其中鲁文化、晋文化就是典型代表。本文将先秦鲁文化和晋文化加以比较研究,考察他们同源异流的发展过程,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揭示文化发展“并列—渗透—融合”的规律。文章分五个部分对春秋战国时期的鲁文化和晋文化进行比较和研究。前言讲述先秦时期中华地域文化存在的客观性,论证比较的可行性,分别定义了鲁文化与晋文化。第一章讨论鲁文化与晋文化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第二章探讨了鲁、晋两国文化发展的不同道路,主要从两国对西周宗法制继承的多寡、对周礼的不同态度,在价值观上的不同点进行比较。第三章总结鲁、晋文化特征的不同:鲁文化在政治上是典型的宗法贵族制,晋文化则率先突破宗法制,走上了小宗继承王权的道路;鲁文化对礼治的继承,晋文化孕育了法治的成长,并大规模的变法;鲁文化好学重道,晋文化务实功利。第四章论述鲁、晋文化对后来中国传统文化构建起的互补作用。结语部分论述两种文化在中华地域文化中的典型性,以及研究它们所能获得的启发。本文主要从地域文化研究的角度,对“鲁文化”和“晋文化”这两个典型作比较研究,归纳他们各自的文化特点,揭示多元性的地域文化向一体化的大一统文化转换的进程。
其他文献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一种募集资金,交由投资专家运作,主要投向非上市公司获得股权,并提供增值服务,以期未来将股权转售获取投资收益的金融工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多元化资本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工程勘察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以其自身的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诸多方面体现出了较常规电法的优越性。高密度电阻率法具有多种装置,各个装置具
一、“泔水猪”存在的原因1.泔水统一回收困难.餐饮业有利可图。我国是人口大国。泔水产量很大。据统计.全国300多万家宾馆、酒楼每天产生的泔水多达6万吨。但是由于绝大多数城
大型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最重要和最昂贵的设备之一,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系统的安全性。目前,电力系统的检修体制正由定期检修向状态检修转变,而状态检修是以了解设备的运行
本文针对国内船厂船舶格子间结构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低、焊接质量差、生产环境差的现状,以及人为因素影响大、生产工人劳动强度高、变形复杂等问题提出采用焊接机器人进行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前起到连接作用的公路,随着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其功能和作用正在逐
在当今电能源紧张的工业社会中,及时准确地获取用户的用电负荷信息,并据此做出及时的控制调度对于提高能耗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用基于单片机、ARM7平台的自动抄表终
本论文利用羧酸化合物(如对苯二甲酸、均苯三甲酸)、含氮杂环二羧酸(如2,6-吡啶双羧酸)、苯并咪唑羧基衍生物(如2-羧基苯并咪唑),并再辅以含氮中性桥联配体(如4,4′-偶氮吡啶
油体(oil body)是油料种子中储藏脂肪的细胞器。油体具有良好的载药输送和释放能力,在作为药物载体体系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论文对花生油体的制备工艺及其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