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在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更有效地实施物理新课程教学,广大教师必须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物理有效教学观念,掌握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因此,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就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本论文立足于中学物理教学领域,主要采用文献分析、理论探索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结合国内外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成果,以及笔者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经验,努力对物理教学有效性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本论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目前物理教学低效无效等主要问题及其表现,而正是问题的存在使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具有了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从新课程对物理教学提出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内涵、价值取向和影响因素等四个方面对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理论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认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物理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而有效教学的实质就是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教学应以教学目标的发展性、教学活动的体验性、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为价值取向,重视教学有效性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即:教学内容贴近现实生活的程度、学生参与物理教学的主动程度和物理教师具备有效教师素质的程度。第三部分,则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主要策略,即: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实现多维有效的交往互动,促进学生合作交流。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和全面、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