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乡村面临着向现代化的发展转型,学术界对村庄的关注点集中在村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土地流转、村庄空间和农村居民点整治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农村居民点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农村居民点整治、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及演变驱动力、农村居民点用地评价和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等。当前,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特征的研究视角以宏观和中观为主。改革开放之后广东省获得快速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区域农村经济逐渐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农业,逐步走向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道路。在经济的带动下地区村庄建设逐渐增多,原有的村庄空间形态和肌理发生较大的变化,空间形态和功能布局达到历史时期最为复杂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州市提出了扩容提质的发展目标。以从化为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布局及演变进行分析,从动态的视角认识和总结从化农村居民点布局的特点,对深入了解广州、从化的城乡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广州市从化区为例,在《广州从化区土地利用规划(2010-2020)》、调研数据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从化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布局优化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长时段视角下从化居民聚落空间发展的演变大致可以分成萌芽时期、奠定时期、调整推进时期和转变延续时期四个阶段;地形因素是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基础性因素,从化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特征与高程、坡度数值呈负相关;居民点空间布局呈现线状布局的特征明显,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与河流、交通缓冲距离呈负相关。构建了由环境因子、自然因子和社会因子组成的从化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综合体系,对从化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最后对从化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提出优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