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Rufy3蛋白参与细胞迁移、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运动、脂质修饰、膜转运和细胞信号转导等多种细胞活动过程的调控。有研究表明,p21活化激酶(PAK1)可以促进Rufy3的表达且协同Rufy3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另外,转录因子FOXK1参与胚胎发育、细胞代谢和分化、组织修复等活动的调节,且在多种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癌基因的角色。本课题旨在明确FOXK1和Rufy3在大肠癌增殖、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ufy3和FOXK1在大肠癌组织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Rufy3和FOXK1的表达量之间的关系、与大肠癌病人的病例特征、预后的关系;2.流式细胞周期技术、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ufy3对大肠癌细胞周期的影响;3.构建Rufy3稳定表达株、EdU染色、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检测Rufy3对大肠癌增殖的影响;4.Transwell侵袭实验、细胞划痕、免疫荧光、罗丹明鬼笔环肽染色等实验检测FOXK1和Rufy3对于大肠癌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作用(EMT)、侵袭转移功能的影响;5.运用Smad2/3 siRNA和Smad4 siRN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相关实验研究Rufy3作用于大肠癌细胞可能的TGF-β/Smad通路机制;6.构建裸鼠原位肝转移模型,免疫组化、qRT-PCR方法检测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情况,研究在体内,FOXK1和Rufy3对大肠癌的作用。结果:1.Rufy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Rufy3高表达的大肠癌手术病人预后较低表达者差,Rufy3的表达与大肠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AJCC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的相关性;2.敲低Rufy3,处于G0/G1期的大肠癌细胞增多,G2/M细胞减少,相关周期蛋白表达发生改变;3.过表达Rufy3组的裸鼠皮下瘤较对照组生长快,Ki67表达量高;4.过表达Rufy3促进Vimentin的表达,抑制E-cadherin的表达,加快划痕愈合速度,增强大肠癌细胞穿透Transwell膜的能力,敲低Rufy3减弱TGF-β1对于大肠癌细胞的EMT作用;5.过表达Rufy3组的裸鼠较Vector组更多发生肝转移,且E-cadherin表达降低;6.Rufy3和FOXK1在大肠癌细胞中存在相互作用,并在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表达量高者较低者平均生存时间短;7.Rufy3稳定表达株,敲低FOXK1后,Vimentin表达下降,E-cadherin表达上升,划痕愈合速度减慢,穿透 Transwell 膜的能力减弱;8.Rufy3 组较 Vector 组、Rufy3-FOXK1-siRNA组裸鼠形成的转移结节多而大,Vimentin的表达量最高。结论:1.Rufy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Rufy3高表达负性影响大肠癌手术病人的预后;3.Rufy3过表达促进大肠癌的增殖、侵袭转移能力;4.Rufy3过表达在大肠癌细胞中可能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促进EMT作用;5.Rufy3和FOXK1在大肠癌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两者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协同负性影响预后;6.Rufy3对大肠癌EMT、侵袭转移能力的促进作用能被FOXK1-siRNA 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