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小儿支气管哮喘属于祖国医学“哮喘”范畴,病位在于肺、脾、肾三脏,其主要病因病机在于禀赋不足,外邪入侵。“治未病”词语见于《内经》多篇论文,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国家提出了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重点转变的“前移战略”,这种健康维护理念的变化与中医治未病的主导思想息息相关。继承发扬《内经》“治未病”理论与“摄生”法则,创新出现代的“中医预防(医)学”与“中医保健(医)学”。经过临床观察,捏脊能够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小儿体质,提高小儿免疫能力,因而对预防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控制其发作的程度上,能够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目的观察捏脊疗法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影响,评价捏脊疗法能否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频率,能否减少哮喘发作时候用药,以及能否减轻每次哮喘发作的程度。为临床预防和控制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探求一种安全、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的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合格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结合捏脊疗法)及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结合捏脊疗法,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后应用《支气管哮喘疗效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拟定标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支气管哮喘分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5):261)及《哮喘测试控制评分(ACT评分表)》以评定疗效,从而观察并评价捏脊疗法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临床影响作用。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证型、病程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临床治愈1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疗效评价总分于治疗后均有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捏脊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能全面改善并控制患儿的支气管哮喘,减轻患者痛苦,能够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频率,减少哮喘发作时候用药,以及减轻每次哮喘发作的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远期效果良好,对于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其疗效优于电针治疗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