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牡蛎(Crassostrea virginica)抗病相关基因标记的筛选及应用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meomeo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洲牡蛎(Crassostrea virginica)天然分布于大西洋西岸和墨西哥湾,是美国重要的经济贝类。上个世纪中期,美洲牡蛎曾遭受两种原生动物病害(MSX和Dermo)的重创,无论养殖群体还是野生群体,均出现高感染率、高死亡率的现象,这使美国东海岸的养殖业几乎崩溃。本研究通过候选基因法和RAD测序的方法筛选美洲牡蛎抗病相关基因标记,并利用已知抗病相关的分子标记和中性的分子标记分析寄生虫病对特拉华湾美洲牡蛎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1基因(cvSI-1)和美洲牡蛎抗病性状的相关性通过分析美洲牡蛎cvSI-1基因的SNP198位点在抗病品系、易感品系及其野生基群体,具有不同病害感染史的野生群体和处于同一流域,但具有不同病害选择压力的野生群体中和抗病性状的相关性,本研究发现SNP198位点C等位基因和美洲牡蛎的抗Dermo性状紧密相关。但SNP198是个同义突变,不改变编码氨基酸的序列,所以本研究还分析了SNP198位点和cvSI-1基因5’调控区多态性位点的连锁性来解释其抗病相关性。通过染色体步移和重测序的方法,获得长631bp的5’调控区,包含22个SNPs和3个插入/缺失多态性位点。利用野生群体死亡前和死亡后的材料,分析5’调控区-404位,长25bp的插入/缺失位点和SNP198位点的连锁性。在Dermo造成大部分死亡的死亡后群体中,-404插入/缺失的缺失等位基因上升了14.4%(p=0.0595),而SNP198的C等位基因仅上升了3.4%(p=0.5756)。缺失等位基因和C等位基因在80.3%的牡蛎中具有连锁性。具有缺失等位基因的牡蛎经Dermo病原体Perkinsus marinus感染后,其cvSI-1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0.017)。本研究结果提示我们,5’调控区的变异会提高cvSI-1的转录活性,因此通过抑制寄生虫的蛋白酶活性而对其产生抗性。2.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2基因(cvSI-2)和美洲牡蛎抗病性状的相关性一种新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cvSI-2,已经从美洲牡蛎的细胞质中分离出来,其能够体外抑制P. marinus的活性。本研究分析了cvSI-2基因的多态性和美洲牡蛎抗病性状的相关性。利用cvSI-2的cDNA序列搜索NCBI数据库,共得到33条美洲牡蛎的EST序列。将低质量的序列去除后,27条高质量的EST序列用于比对和SNP位点的筛查,获得5个高质量SNP位点,包括4个同义突变和1个非同义突变。随后,对非同义突变SNP226(A/G)和美洲牡蛎的抗病相关性进行分析。SNP226的GG基因型在两个家系死亡后的材料中分别上升17.0%(p=0.0005)和16.9%(p=0.0634)。另外,SNP226的G等位基因在选育的抗病品系中的频率最高,为93.5%,显著高于其野生基群体CTW (69.6%)和两个选育的易感品系FMF (63.0%)和UMFS (51.3%)。在Martha’s Vineyard、特拉华湾和切斯皮克湾三个不同水域,病害选择压力大的野生群体G等位基因频率都要高于病害选择压力小的群体。SNP226的G等位基因编码缬氨酸,A等位基因编码异亮氨酸。此位的缬氨酸可能能够增强cvSI-2蛋白和Dermo病原体丝氨酸蛋白酶结合的亲和性,从而增强了抑制其活性的能力,最终在美洲牡蛎的抗Dermo病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美洲牡蛎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抗病性状的QTL定位利用RAD测序技术,构建了美洲牡蛎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通过分析标记死亡前后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定位抗病性状相关的QTL。雌性连锁图谱含12个连锁群,共1,350个标记,覆盖1,081.24cM,最大图距12.24cM,平均图距0.80cM,覆盖率为98.14%。雄性连锁图谱含10个连锁群,共1,236个标记,覆盖723.61cM,最大图距10.05cM,平均图距0.59cM,覆盖率为98.28%。雌性图谱中,88个标记在死亡后群体中基因型频率发生显著变化(p <3.74×10-5,经Bonferroni校正后的P值),其中有62个(76.3%)标记是成对或者成簇分布。雌性图谱检测到11个高精度QTL,分布在5个连锁群,其中第8号连锁群的QTL数目最多,为4个。雄性图谱中,80个标记在死亡后群体中基因型频率发生显著变化(p <4.04×10-5,经Bonferroni校正后的P值),其中有57个(71.3%)标记是成对或者成簇分布。雄性图谱检测到5个高精度的QTL,分布在4个连锁群,在第7号连锁群检测到2个。4.病害对特拉华湾美洲牡蛎幼体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利用8个抗病相关的SSR标记和9个中性的SSR标记对特拉华湾由北向南Hope Creek (HC)、Round Island (RI)、Beadons (BD)及Cape Shore (CS)4个采样点的美洲牡蛎幼体群体进行了群体遗传学分析。如果用17个微卫星位点分析两两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Fst的分布范围为-0.0016-0.0015。最南部群体CS和最北部群体HC间的Fst值最大,为0.0015,但是和0没有显著性差异(p>0.0083,经Bonferroni校正后的P值)。如果用8个抗病相关的微卫星位点进行分析, Fst的分布范围为-0.0052-0.0013。CS群体和HC群体间的Fst值最大,为0.0013。但是其Fst值仍和0没有显著性差异(p=0.8417)。同样地,中性的微卫星位点也没有检测到这4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这说明特拉华湾幼体群体是个均一的大群体,没有出现遗传分化。5.特拉华湾美洲牡蛎群体有效群体大小(Ne)的估算具有高繁殖力和III型存活类型的美洲牡蛎中极有可能存在“少数个体维持大群体”的现象。为了验证特拉华湾美洲牡蛎群体中是否存在这种现象,本研究估算了其有效群体的大小(Ne),并比较特拉华湾的Ne在不同病害选择压力群体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对特拉华湾5个采样点,2006年和2009年成体牡蛎和幼体牡蛎群体样品在7个中性的SSR位点进行分型,利用三个双样品法和两个单样品法估测特拉华湾美洲牡蛎群体的Ne。结果显示,成体牡蛎和幼体牡蛎间的基因丰富度没有显著性差异,从而不支持“少数个体维持大群体”的理论。5种方法估算得到的Ne值差异较大,总体而言,所得Ne值较小,并且通常没有获得有效的上限估算值。幼体群体的Ne值分布范围是140-440,比成体群体的Ne值要小(589–2,779)。通过混合所有成体的样品所估算的Ne值提示着整个海湾的有效群体大小可能较大。本研究结果表明,特拉华湾某一批幼体牡蛎可能是由少数的成体牡蛎繁殖而来的,并存在一定的遗传漂变。但是这种小范围的遗传漂变并不影响整个湾成体群体的遗传变化,因为成体群体是每年很多批幼体群体积累多年的结果。
其他文献
近几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对全国上下的各个船舶企业实施了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也开始修订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文章通过国内的船舶产生的污染以及使用的材料,根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鼓励干部干事创业,形成推动发展的有效机制;注重识别干部,形成科学的考察机制;强化职数管
废弃玻璃是一种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料,近年来有大量的废弃玻璃产生,充斥着城市的垃圾场。在废弃玻璃中,一些白色玻璃可以重新加工成新玻璃,但是大量的有色玻璃回收加工复杂,成本较高
制度创新对于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以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西部地区一直走的是一种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的路子,虽然经济是取得的一定的发展,但也为此付
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内容,涉及方面多样,知识更新较快。本文笔者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结合当前教育部对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综合当前的课程
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性、系列性等特点。它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面包容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
期刊
大豆油甲酯是一种无污染无危害的新型工业溶剂,可替代传统的石油系矿物油溶剂。对大豆油甲酯的合成方法、物化特性及其优点、工业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世界范围高感染率的HCV,是由膜包裹的正链RNA病毒,其非结构蛋白NS3在HCV整个非结构蛋白加工和成熟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NS4A与NS3结合,加强了NS3蛋白酶的切割作用,形成具有最
“文革”结束后,当人们都在忙于控诉社会、责问良知、舔舐伤口而无暇顾及文学本体因素之时,汪曾祺的《受戒》以清新俊朗之气成为空谷幽兰。它充分展现了一个和谐、温馨的人性
新世纪刚刚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与欧洲主权性债务危机,引发了各方学者对于重新界定政府职能,确定政府与市场二者关系,以及加强市场监管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行政审批作为政府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