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随着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颁布,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在学前教育的发展中,更意识到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而近几年频发的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将学前教育推上了舆论高峰,本应是充满爱心、尊敬幼儿、为人师表的幼儿教师却成为“虐童”的主角,虽然这只是少数教师的行为,但也反映出一些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滑坡。幼儿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的身份,还是幼儿游戏的伙伴,是幼儿的第二任“母亲”,是幼儿知心的朋友。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是未来一线的幼儿教师,她们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质量。在所有的素质中职业道德素质占据着首要的地位,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未来工作的态度、行为方式的选取,职业道德教育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本文的基本框架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本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教育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国内外关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教育进行综述分析,同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 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本章介绍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教育的内涵,从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黄炎培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张雪门的幼师实习思想介绍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运用问卷调查法,选取河北省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为调查研究对象,从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和喜爱度、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度,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度、对学生进行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时间安排、课堂教学方式、学生认为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满意度和课堂讲授中涉及职业道德的情况,家庭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影响这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分析梳理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源复杂,职业认同感低;二是学前教育系部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够重视;三是职业道德教育教师队伍配备薄弱;四是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式传统单调;五是职业道德教育考核缺乏科学性。 第四部分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转变教育观念,创建良好校园氛围,提升职业道德教育地位;二是完善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四是充分发挥社会、家庭的作用,助力职业道德教育。 第五部分为结论。本章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指出研究的不足和改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