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靶向给药系统是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后经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的将药物传送到靶器官、靶组织或靶细胞的给药系统。磁控靶向给药是靶向给药的主要方式之一,它主要是通过制备负载治疗药物的磁性纳米载体,纳米载体在磁引导下直接到达病变部位,而不会对健康组织造成损伤。磁性纳米药物载体可以缓释药物,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增强药物效应,减轻毒副反应;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因而,磁性载药材料在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有广泛应用前景。磁性载药材料一般是核壳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具有导向作用的磁核,二是具有亲和性、生物相容性的壳层;三是包裹于粒子内部或与壳层材料结合的药物。本文采用具有超顺磁性的纳米四氧化三铁作为磁核;采用生物相容性很好的羟基磷灰石和壳聚糖作为壳层骨架材料;并选用地塞米松进行体外药物释放的模拟。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本论文首先采用FeCl2和FeCl3作为原料,采用氨水和水合肼作为沉淀剂调节溶液的PH值。在N2保护和充分搅拌条件下,制备纳米Fe304颗粒。由于纳米Fe304容易团聚导致颗粒的分散悬浮性能较差,因此对纳米Fe304进行了表面修饰。分别制备了经硬脂酸单层修饰的纳米Fe304和经硬脂酸和山梨醇双层修饰的纳米Fe304,对所制备的三种样品进行了XRD、FTIR、SEM、EDS检测,以及热重分析、磁性能分析和悬浮性能的观察。最后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三种样品主晶相均为Fe304,无杂相,硬脂酸、山梨醇都成功的修饰在了纳米Fe304的表面,Fe304颗粒尺寸约为20nm,表现为超顺磁性。经过双层修饰的纳米Fe304表面高分子含量最高,能够保证至少15天不沉降,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2.采用Ca(OH)2和H3P04为原料,控制反应溶液PH=10,同时加入双修饰的纳米Fe304颗粒作为形核剂,通过酸碱中和反应的方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使得纳米羟基磷灰石在纳米Fe304表面形成包裹制得纳米羟基磷灰石与纳米Fe304的双相复合载体。壳聚糖加在磷酸溶液中,当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可以使得壳聚糖在碱性环境中产生交联作用,包裹在复合微球中,从而制得纳米羟基磷灰石、纳米Fe304与壳聚糖的三相复合载体。对所制备的复合载体进行了XRD、FTIR、TEM检测以及磁性能分析和细胞毒性检测。最后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载体均表现为超顺磁性,尺寸约为100nm,均为20nm左右的HAP颗粒包裹20nm左右的Fe304颗粒而成。其中双相复合载体中的HAP颗粒呈球形,三相复合载体中的HAP颗粒呈短棒状。双相复合载体为1级细胞毒性反应,三相复合载体为0级毒性反应,具有促细胞增值作用。3.对磁性纳米载体进行了体外药物释放的模拟,模拟所使用的药物为地塞米松,模拟结果表明:双相复合载体的载药量为79mg/g;三相复合载体载药量为95mg/g;说明:壳聚糖的加入有利于纳米载体载药量的提高。双相复合载体对地塞米松的包封率约为6%;三相复合载体对地塞米松的包封率约为14%;说明:壳聚糖的加入能够提高载体对药物的缓释性能和包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