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器(Clear Aligner,CA)的上下颌牙性扩弓效率及其影响牙性扩弓效率的因素。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行无托槽隐形矫治的病例31例,男性7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31.8±8.8)岁,获取治疗前、后三维模型以及矫治设计终末位三维模型,用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测量数字化模型牙弓宽度,计算出实际扩弓量,与ClinCheck提供的终末位扩弓量相比并计算出扩弓效率并评价扩弓效率,分析扩弓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CA可以扩展牙弓宽度,实际扩弓量明显不足设计扩弓量,上颌各牙位扩弓效率从高到低分别为上颌第一前磨牙(72.5±24.6)%、上颌第二前磨牙(70.4±26.3)%、上颌尖牙(67.3±24.3)%、上颌第一磨牙(60.1±27.5)%、上颌第二磨牙(54.0±23.1)%。下颌各牙位扩弓效率从高到低分别为下颌第一前磨牙(73.0±21.2)%、下颌第二前磨牙(72.7±26.1)%、下颌尖牙(68.2±27.4)%、下颌第一磨牙(67.5±22.4)%、下颌第二磨牙(55.7±28.0)%,扩弓效率均为中效。后牙颊侧倾斜的变化值实际的比设计的大,扩弓后后牙会更向颊侧倾斜。附件总数、双侧磨牙或前磨牙是否设计传统附件,均对上下颌扩弓效率无显著影响。设计扩弓量大小和不同的牙齿移动方式会影响牙性扩弓效率。结论:CA可以有效扩弓,扩弓效率为中效。设计扩弓量与实际扩弓量间存在一些差异,需要过矫治。扩弓时为了实现后牙向颊侧整体移动,建议后牙额外增添根颊向的转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