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司法分流制度逐渐成为中国理论界探讨的热点话题。本论文旨在通过对中德未成年人司法分流程序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现状的对比研究,分析比较德国的司法分流,特别是其中的暂缓起诉制度,在此基础上合理借鉴,对构建中国未成年人司法分流及配套措施提出建议。文章通篇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比较中国和德国未成年人司法分流的立法层面和司法实践层面的异同,并关注不同的司法文化背景和司法习惯,做到有所取舍。伴随着理论分析的展开,实证考察成为本文的又一个重要研究视角,文中的很多论证采用数据和实例,以期更加直观而具有说服力。此外,本文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的研究课题,因此在法学视角之外,本文采用交叉学科的研究视角,结合了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和矫正进行了跨学科的探讨。文章从司法分流的基本问题入手,重点考查司法分流固有的几对矛盾关系:即起诉法定和起诉便宜之间的矛盾关系;司法平等和自由裁量之间的矛盾关系;被害人利益保护和被分流者利益保护的博弈关系等。然后考察德国和中国的司法分流的立法规定和司法现状,甄别借鉴德国的做法,调和上述几对矛盾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建构中国的司法分流(主要是暂缓起诉制度)及配套教育措施。基于上述思路,文章的第一章涉及司法分流的基本问题:概念、历史沿革、法律政策动因的考量、模式及司法分流面临的质疑和困境等。文章的第二章分析德国关于司法分流的立法现状,重点考察德国《少年法院法》(Jugendgerichtsgesetz)中对未成年人暂缓起诉的规定及相应的问题和质疑。文章第三章阐述中国未成年人犯罪及司法保护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司法分流的必要性。重点分析了中国司法分流的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及存在的问题。在上文基础上,文章第四章从立法形式、立法内容及配套措施角度对中国司法分流制度构建提出了建议,重点关注中国目前立法缺失但是已经被司法实践证明可行的未成年人暂缓起诉制度及相关的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