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隅撑支撑结构是一种新型的钢结构支撑体系,因为其自身的优点能够弥补中心支撑和偏心支撑的不足之处,所以深受业内人士的认可。在相关研究中表明,双隅撑支撑结构较单隅撑支撑结构具有更好的性能,对地处高烈度地区且安全系数要求较高的建筑或者需要进行抗震加固的结构而言,双隅撑支撑结构更为安全可靠。目前国内对双隅撑支撑结构形式的研究相对匮乏,所以对该结构形式进行抗震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SAP2000软件建立了 12层钢框架的三维计算模型,首先在该钢框架模型上增设四种常见的双隅撑支撑并进行模态分析、反应谱分析以及时程分析,研究分析四种常见的双隅撑支撑对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并从四种方案中选出综合性能最优的支撑结构形式。然后以最优的双隅撑支撑结构形式的钢框架为基础,分别改变其立面和平面布置位置,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分析不同双隅撑支撑布置位置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最后分别改变双隅撑支撑偏心距和高跨比的参数取值,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各参数的变化对双隅撑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设双隅撑支撑结构能够较大幅度地提升纯钢框架的抗侧刚度和耗能性能,该结构是一种抗震性能优良的支撑结构形式。从抗震性能、经济费用以及施工难易程度来分析,得出倒V形双隅撑支撑结构形式的综合性能最优。对于双隅撑支撑钢框架的立面布置来说,采用对称、连续、均匀、错列布满整个立面的布置方式可以提高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对于双隅撑支撑钢框架的平面布置来说,结构的刚度随双隅撑支撑的布置由外侧到内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同时结构的扭转周期比随着双隅撑支撑的布置由外侧到内侧依次增大,在满足结构扭转效应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布置在结构的内部,合理的内部布置可以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刚度。偏心距参数对双隅撑支撑钢框架有一定的影响。在偏心距的合理范围内,偏心距取值越小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越有利。对使用双隅撑支撑结构的钢框架,本文建议可优先考虑0.10倍的偏心距。高跨比参数对于双隅撑支撑钢框架的影响较大。随着高跨比的减小,结构的刚度逐渐增大,耗能性能逐渐减小。在实际工程中,在保证结构的非耗能构件有足够承载力的前提下,本文建议可优先考虑0.3倍的高跨比。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对使用双隅撑支撑结构形式的设计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