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无线电中基于能量效率和频谱效率的资源分配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速率无线业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无线频谱资源日益短缺,能源消耗也越来越大。认知无线电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频谱利用率低的问题。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次用户能够很好地感知周围环境并改变工作参数,从而自适应地接入频谱。同时协作通信技术的出现满足了用户对高速率业务的需求,它通过协作分集技术提高了系统的容量。未来的无线通信不仅要考虑频谱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还要强调能量效率的绿色无线电。鉴于此,本文针对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效率以及能量效率做了相关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针对认知无线电网络,研究了基于OFDM非完美频谱感知下能量效率的资源分配。为了不将功率浪费在错误检测,通过定义一个速率损失函数引入了一个新的能效模型,优化该能效的表达式可以节省宝贵的资源,例如电池寿命等,使该能效比传统能效的增益大。在优化中对所有的子信道都进行功率约束,有两种对主用户的干扰容限:峰值干扰功率约束以及平均干扰功率约束,通过比较两种功率约束来衡量能效的性能。经过计算验证了能效和传输功率是拟凹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优化的能效资源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新的算法比传统的算法提高了能效,并且在一定的干扰功率下,基于平均干扰功率约束的能效比基于峰值干扰功率约束的能效大。2、针对认知无线电中的双向中继网络,研究了基于OFDM非完美频谱感知下频谱效率的资源分配问题。考虑了两种接入机制:机会式的频谱接入以及共享式的频谱接入。与传统的基于认知的双向中继资源分配方法不同的是,所提的算法联合优化感知时间和发射功率,从而最大化次级系统的吞吐量。在频谱感知阶段,次级系统的两个用户和中继用户联合感知主用户的存在状态,确保了感知结果的准确性。在数据传输阶段,为了有效地保护主用户,每个阶段都考虑平均干扰功率约束以及次级系统总的功率约束,在这些约束条件下,求得最优的感知时间和功率分配。最后仿真比较了两种接入机制的性能,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进行成像处理,能够获得全天候、全天时、远距离的高分辨雷达图像,目前SAR 已经作为现代雷达的一种新功能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仿真和实测数据,对合成
张量分解是一种多维矩阵低秩分解的新思想,近年来其在无线通信领域及许多信号处理问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思想是在满足张量唯一分解的条件下,可将多维信号低秩分解,进而通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已经成为高速实时处理的一项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图形图像处理、语音识别、智能检测、工业控制等各个领域。数据采集系统可以通过A/D转
智能手机和各种移动设备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捷,然而,人们在享受这些便捷的同时,也诟病于移动设备的一些弊端,如存储容量、电池续航能力有限等问题。移动用户体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在我国由于烟民数量的增大以及环境的恶化,导致肺癌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肺癌在早期一般以肺结节的形式出现,因此尽早发现肺结节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物识别技术在科研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人脸识别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特征识别方式,与指纹、虹膜等识别方式相比,更加友好、自然、便捷,是当前研究
学位
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绝缘性能好、抗腐蚀、灵敏度高、体积小、重量轻、测量范围广等优点,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不受强波动
随着个人计算机数目的增加,网络规模日益扩大,传统的C/S模式中服务器过载问题越来越严重。同时,由于个人计算机的性能持续增强、网络带宽不断增大,网络中存在大量可用的闲置资源
学位
本课题来源于矿山多媒体应急通信系统研发任务,立足于目前国内煤矿应急救援技术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WinCE环境的多媒体应急通信接收终端方案,本文主要任务是进行相关软件开发。
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ulti-Input Multi-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MIMO-OFDM)系统由于具有较高的频谱效率,能有效抵抗多径衰落,降低均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