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素是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单纯依靠大量施用磷肥来解决磷素缺乏已经出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诸多弊端。利用植物根际与磷循环相关的生物学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被人们关注,解磷微生物在这个生物学系统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本实验从北京部分地区采集土样分离纯化出7株解有机磷的微生物,对它们的生理生化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对其16SrDNA进行序列分析。根据这些试验结果,S2、S3、X1和He归为假单胞菌属,Y1归为芽孢杆菌属,H1归为不动杆菌属,H2归为寡养单胞菌属。对菌株S2、S3、X1和Y1的G+C%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将它们与标准参比菌株产碱假单胞(Pseudomonas alcaligenes)、铜绿假单胞(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进行了DNA-DNA杂交。杂交结果表明,S2与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DNA同源性为81.47%,S3与产碱假单胞(Pseudomonas alcaligenes)DNA同源性为85.2%,X1与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alcaligenes)DNA同源性为82.78%,Y1与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DNA同源性为92.40%,所以本研究确定S2、S3和X1为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Y1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选取其中的一株产碱假单胞菌S2用Tn5转座子进行了诱变。从2500株接合子中筛选出7株解磷圈增大和1株无解磷圈的突变株。用PCR扩增测序验证了Tn5在S2染色体上的插入,用磷钼蓝比色法测定突变株具体解磷能力增大倍数,最终得到了5株增大1.5倍以上的突变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