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内在逻辑结构的历史反思与重构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j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中美关系作为一种体系,以逻辑结构的视角分析、考察中美关系的历史,发现有益经验和存在问题,分析影响因素,旨在回答冲突与对抗并非中美关系的必然逻辑,“大国政治悲剧”的理论预言也不一定就是中美关系的必然归宿,中美关系完全可以构建起一个符合双方根本利益且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内在逻辑结构。在中美关系越来越成为彼此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且两国在有关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问题的认知上尚未取得根本一致的情况下,以期能够提供一点学理支撑和对策思路。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法,结合大量文献和史实,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迄今的中美关系内在逻辑结构划分为严重冷战思维下的敌对疏离结构、政治相对缓和下的战略融合结构、政经军全面推进的互惠伙伴结构、防范思维下的接触与遏制结构和应对共同威胁的合作与竞争结构等五个阶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在对影响中美关系内在逻辑结构主要因素的客观理性分析基础上,运用演绎推理的方式推导出中美关系应有的理想内在逻辑结构,提出并论证了构建这种应有理想逻辑结构的主要路径。经研究发现,中美作为当今世界上两个大国,尽管具有异质性且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有过战场上的直接冲突,但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在以及未来都存在着可以和谐共存的因素,也具备战略合作的基础,冲突与对抗绝非大国关系的必然逻辑,完全可以走出一条不再重蹈历史上大国关系历史宿命的全新道路。中美两国人民和领袖完全应该有这样的智慧和胆略将其化为现实。只要摒弃冷战思维,超越零和理念,在良性竞争的前提下,完全可以求同存异、相互借重、互惠互利,建立起既符合本国切身利益亦有益于世界的,基于彼此客观理性认知基础上,各领域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达到平衡对称、和谐统一的距离安排,即和谐共存的内在逻辑结构关系。而作为具体的实施路径,则必须做到:摒弃冷战思维,铺设良性竞争合作共赢之路;扩大经济合作,夯实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基础;落实相互尊重,减少和避免摩擦与战略冲突;深化求同存异,保持相互间经常性战略互动;健全互信机制,确保绝不发生重大战略误读;拓展合作领域,增加双方更多合作果实收获。简而言之,就是文化求理解、政治少对立、经济促合作、外交谋协调和军事避对抗。如若做到这些,中美关系就必定会相安无事、和谐共存。
其他文献
物权登记的公信力是一项神圣而古老的物权法制度,但它仍具有现实的研究价值。在我国,关于这项制度的研究高潮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起草工作。本文籍由登记公信力这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信用卡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各种形式的信用卡犯罪日益猖獗。信用卡犯罪作为新型的经济犯罪,已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有关金融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如何打击防范此类
有关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争论经久不衰,争论者各执其词互不妥协。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公平与效率的差异性诠释,以及认识问题的不同方法。争论的大多结果是走向两个极端:要